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念陆辞深的其他类型小说《你的爱怎么那么苛刻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淡宁羽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林念坐在民政局外的长椅上,阳光透过法桐树叶,在她的白裙上洒下一地碎光。她的手紧握着手机,指节泛白。屏幕上的字冷冷镌刻:“婚后财产各归各,互不干涉私人生活,不得要求生育。”“你真的要签?”电话那头,闺蜜语气里带着压抑的不可置信。她垂下眼眸,唇角却轻轻扬起,“嗯。”七年的暗恋,像攥在手心的刺玫瑰,她舍不得放。哪怕这份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盛开。走进民政局的那一刻,陆辞深站在签字台前,身着黑西装,神情冷淡,像个等合同落款的甲方代表。“别违约。”他连眼皮都没抬,只留下四个字。那年她二十七,带着全部的温柔和期待,嫁进了他一砖一瓦筑成的城堡,却也踏入了一场用沉默编织的战争。而他,是那场战争里最冷的一场雪。1清晨五点,林念准时醒来。卧室窗帘半掩,晨...
《你的爱怎么那么苛刻完结文》精彩片段
林念坐在民政局外的长椅上,阳光透过法桐树叶,在她的白裙上洒下一地碎光。
她的手紧握着手机,指节泛白。
屏幕上的字冷冷镌刻:“婚后财产各归各,互不干涉私人生活,不得要求生育。”
“你真的要签?”
电话那头,闺蜜语气里带着压抑的不可置信。
她垂下眼眸,唇角却轻轻扬起,“嗯。”
七年的暗恋,像攥在手心的刺玫瑰,她舍不得放。
哪怕这份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盛开。
走进民政局的那一刻,陆辞深站在签字台前,身着黑西装,神情冷淡,像个等合同落款的甲方代表。
“别违约。”
他连眼皮都没抬,只留下四个字。
那年她二十七,带着全部的温柔和期待,嫁进了他一砖一瓦筑成的城堡,却也踏入了一场用沉默编织的战争。
而他,是那场战争里最冷的一场雪。
1清晨五点,林念准时醒来。
卧室窗帘半掩,晨光透进来,照亮她素白的侧脸。
她轻手轻脚地下床,走进厨房,研磨咖啡豆的声音被她压得极轻,仿佛怕惊扰谁的梦。
她煮好一杯无糖黑咖啡,放在陆辞深书房的桌角,杯口朝左,杯耳朝右,一丝不差。
那是他习惯的位置。
她没说话,只静静看了那张空椅子一眼。
那张椅子,从来只属于他,连她的目光都不能停留太久。
楼上传来脚步声,他穿着深灰色衬衫,神情冷静。
“今天的午餐,取消。”
他扫一眼手机,“临时视频会议。”
“好。”
她点头。
他的眼神掠过咖啡杯,没说话,也没谢,只拿起杯子喝了一口。
她站在门边,像一个随时准备退场的临时演员。
陆辞深低头看文件,语气不带温度:“明天别订那家餐厅的烤鳗。
油烟重。”
“嗯。”
她答。
他每说一句,她就减去一分存在感。
婚后第987天,她学会了如何安静到近乎透明。
夜色如墨。
那晚他难得没有应酬,却喝得烂醉。
门“咔哒”一声开了,他倚着门框,一身酒气,西装半搭,眼神迷离。
她上前想扶他,却被他狠狠甩开——“你不是说,不干涉我生活?”
他嗓音低哑,却带着冰霜的力道。
她被甩得踉跄后退,手臂擦破了皮,血珠一颗颗浮出,却无声落地。
她蹲下身,捡起他甩落的钥匙,安静说道:“嗯,我记得。”
她开始收拾地板上的碎玻璃,那是他刚刚打翻的水杯。
玻璃渣映着灯光,像他们这段婚姻里零落的情感碎片。
第二天,她画了一幅画。
画里,男人醉倒在玄关,眉头紧锁,像梦里也不肯卸下盔甲。
鞋没脱,外套半落,落地窗外的雨水斜打在他的影子上。
她没署名,只将它上传到一个匿名绘画账号。
那晚,评论区炸了。
“太真实了,这种孤独感像是活着的废墟。”
“画出了一个男人无法逃避的脆弱。”
“谁画的?
疯了,这明明是那位陆总吧?”
三小时后,账号私信弹出一条系统提示:该画作被投诉并下架处理。
她打开家中书房的门,他站在电脑前,语气冷得像北纬零度的海:“删掉它。”
“为什么?”
他转头,眉宇冷硬,声音低而薄:“它让我显得……不专业。”
她怔了片刻,最终低下头,轻声说:“好。”
他没看到她指尖紧握的样子,骨节几乎要掐进掌心。
那晚,她重新回到画室,开了另一张白纸。
她用极细的笔触,画下自己在灯下的影子。
一半清晰,一半模糊。
正如她在他生命里的存在。
2林念是在午后昏黄的光线里倒下的。
那天她刚画完一张大幅背景,站起身准备关窗,眼前却骤然一黑,整个人栽倒在木地板上,连声响都轻微得像一枚羽毛。
醒来时,是刺鼻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
医生站在床边,拿着检查报告,眼镜片后的神情温和却郑重:“你怀孕了,八周。”
她一时间怔住,仿佛听不懂那两个字。
怀孕了。
她手指蜷紧,捏着医院床单一角,那是一种迟疑而复杂的温热——不是喜悦,是惶然,是恐慌,是迟来的希望。
她坐在车里,捧着那张B超单,手机一遍遍打开又关上。
那个号码,她不敢拨。
但终究,她还是回了家。
陆辞深正在阳台打电话,语调一如既往平稳:“法务那边直接走流程,不用和他客气。”
她站在客厅,不发一语地等他挂断。
他看她一眼,眼神淡淡,没有惊讶,也没有亲昵:“回来了。”
她将B超单递过去。
他垂眸看了一眼,皱了眉,语气不带任何停顿:“合约第七条,不得生育。”
她一瞬间几乎以为自己听错。
“你说什么?”
他抬起头,一字一句重复:“合约第
七条,不得生育。”
“你不能决定这个孩子的命运。”
她的声音抖着,却强撑着不低头。
他站在窗前,阳光落在他侧脸,冷峻如雕塑:“你签的协议,不是我替你选的。”
林念想起那天民政局前,他递来的合同,如今那一页像刀割般刻在记忆里。
她后退一步,手中B超单轻轻掉落,飘落在地,像一封被拒收的信。
“你是怕孩子妨碍你的人设,还是怕他比我更能打动你?”
她想笑,眼泪却掉下来。
陆辞深没说话。
那晚,她第一次没有为他留灯。
卧室一片黑,黑到看不见她满脸的泪痕。
她开始思考离开的可能。
这场婚姻像一座无窗的监牢,而她,已经开始窒息。
可她也始终放不下——那个深夜,他在她画前沉默站立的身影。
那是一幅他与猫共眠的画,光线柔和,他神情安静。
他站了很久,却什么也没说。
<她知道,他不是没情感,他只是拒绝表达。
拒绝爱。
可她,也累了。
深夜,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一个字:未名。
她给肚子里的孩子取名。
不是男孩名,也不是女孩名。
是——未曾被允许拥有名字的存在。
她轻轻抚摸腹部,低语:“对不起,妈妈也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值得拥有你。”
窗外的风吹乱她的发,她却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哑然沉默的画中人。
3那封信,是在一个阴雨的午后送到的。
一张没有署名的牛皮纸信封,薄薄一页,字迹娟秀却疏冷,像一把细细的刀。
“你对他的意义,不过是安静的陪伴。”
林念盯着那行字,指尖发凉。
字很熟,像是某种她曾见过的温柔,转了性格后留下的伤痕。
她翻遍快递记录,没有寄件人,没有电话,没有编号。
一切仿佛凭空而来。
她的第一个念头,是叶蓁。
陆辞深的初恋。
传说中那个大学时代为他站上画展领奖台、却转身消失的人。
林念开始调查。
从画廊资料、展览旧记录、访谈片段,一点点拼凑出一个名叫叶蓁的女性——她活得张扬而孤独,天才画师,一度消失三年,再归时却只为开一家藏在弄堂深处的油画教室。
“你在找什么?”
这句话,是陆辞深在某个深夜说出的。
他没开灯,靠在门边,西装未脱,脸在黑暗中像罩了寒霜。
林念吓了
一跳,匆忙合上电脑。
“你在看她。”
他嗓音很低,像压抑着怒意。
她没否认,只说:“那封信,是你过去的人写的。”
陆辞深走近,手掌重重拍在桌面上。
“我说过,别动我的过去。”
“我只想知道,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
“因为你不是她。”
这句话,比风刀还锋利。
林念静了一会儿,缓缓点头,语气却极轻:“我不是她,但我也不是你的影子。”
他转身离开,留下沉重的脚步声,一声一声砸进她胸口。
她终于明白,他不是不会爱。
是不允许自己再爱。
因为过去太疼,所以把未来关进了保险柜,把她锁在门外。
第二天,林念去了那家弄堂深处的油画教室。
那是一个潮湿的午后,叶蓁穿着深蓝衬衫,坐在画前,眼神像洒落在海底的光。
“我猜你会来。”
她淡淡地说。
林念点头,没有寒暄,只有一句:“他还爱你吗?”
叶蓁低头洗笔,动作极慢:“爱不爱都没用,他像冰,融不得。”
“我以为自己可以捧热他。”
叶蓁抬头,看着她,眼中浮出一丝怜惜与疲倦。
“我也这么以为。”
林念离开那家画室时,天突然下起了雨。
她没带伞,站在屋檐下,看着远处街道湿成一条条水墨。
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也在慢慢变冷。
就像他。
也许,不是他不爱她,而是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幅空白的素描。
他从不肯上色。
4林念病倒,是在初冬的一个清晨。
她窝在工作室角落里,浑身发冷,连画笔都拿不住。
那种冷,不是风吹的,是骨头里的寂寞透出来的冷。
她迷迷糊糊睡了两天,意识像水雾一样混沌。
等她醒来时,窗外落了雪,屋内安静如常。
床头放着一瓶刚换过的新退烧药,还有一本翻旧了的《长袜子皮皮》,封皮被翻得起毛边。
那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书。
她伸手去拿,一触碰,眼眶就红了。
厨房隐约有声响,她下床走去,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站在案台前,背挺得笔直。
空气里,是牛尾汤慢炖的香味。
她靠着门框,看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你还记得我爱吃什么?”
他没回头,只冷冷一句:“不记得。”
语气生硬得像一块石头,敲在她心上。
可晚上,她坐在餐桌边,看着那一碗热气腾腾、
红白相间的牛尾汤,勺子颤着落进碗里——那味道,是她熟悉的家。
她喝了一口,轻轻放下勺子,像说给风听一样低声:“你是怕再爱,就再痛一次吗?”
他背对着她,手指在柜门上停顿良久。
厨房灯光洒在他肩上,打出长长的影。
他终于开口,嗓音低哑:“爱,是折磨。”
她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吃完了那碗汤,连汤底都不剩。
深夜她回房,看见他站在窗前,背影在灯光中静默得像一尊雕像。
她突然想,原来不是他不会爱,是他早被爱灼伤,怕疼得太久,干脆拒绝再碰火焰。
而她,已经在火中站了太久。
那夜她梦见小时候,母亲抱着她,在厨房熬汤,她坐在小板凳上晃着腿。
梦里母亲说:“真正的爱,是愿意被烧伤之后,还敢再靠近火的人。”
她醒来时,天快亮了。
陆辞深不在房间,客厅的灯亮着,桌上留着一张纸条:“药我换过,别忘记吃。”
下面是一行几乎看不出的字,写得很浅,像怕被人发现:“下雪天别乱跑,摔着不好。”
她用手指摩挲那行字,心头突然有点酸。
原来,藏在冷漠背后的,不一定是冷淡。
可能是小心翼翼的柔情——只是他不敢说,也不知如何说。
她把那张纸条叠起来,收进了钱包。
就像她把这段婚姻藏进了心里最深的角落,明知道疼,还是不舍得丢。
5医院的窗户朝北,阳光不常来。
林念入院的第五天,孩子已五个月。
腹部微隆,像一盏沉默却倔强的小灯,燃在她体内。
陆辞深来得突然,来时带着助理,还有搬家公司的人。
他站在病房门口,眼神淡漠:“画具我让人搬走了。”
林念怔了一下,手握着床单没动。
“你不是说要自由?”
他说这话时,像在陈述一场合同违约。
她的声音第一次带了火:“你要自由,我给;你要冷静,我也给。”
她转头看向窗外,风把窗帘吹得轻颤。
“但这个孩子,我要。”
空气一下沉寂。
陆辞深皱眉,走近两步:“你知道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吗?”
她盯着他,眼神比玻璃还冷静:“我知道。”
医生在会议上摊开检查单时,语气低沉:“胎盘前置合并高血压病灶,继续妊娠,有风险。”
她没说话,只递上一张纸。
签字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
清晰刺耳,那是一份——放弃进一步治疗的风险知情书。
她在“家属意见”一栏下,签了自己的名字。
护士愣了一下:“你不等家属决定吗?”
她笑着摇头:“我就是我自己最后的家属。”
陆辞深看着她,那一刻他的眼里闪过什么东西——是怒?
是恼?
还是惶?
他夺过单子:“你疯了?”
她平静地把手背到身后,语气轻得像说一场春天的梦:“我不怕死。”
“但我怕这辈子,从未有人爱我。”
他没说话,手指微微颤了颤。
她盯着他看了很久,眼中泛起久违的亮意,像一滴水,突然砸进干裂已久的心湖。
“我怕你从头到尾,都只是履行一份契约。”
“怕我只是你人生里,不起波澜的灰。”
“怕你从没打算用心记住我。”
陆辞深靠近她,一只手撑在床边,却说不出一句话。
她终于笑了,眼里却没有光:“这世上总有一种人,擅长把爱的人推远,然后看着他们在风里冻死。”
他退了一步。
她转头不再看他,眼前是窗外的一棵白蜡树,枝叶在风中打颤。
“我曾把你当春天。”
“现在我知道了,原来你只是一场迟来的冬。”
6产房外的灯亮了整整四个小时。
护士的鞋音来回踱步,医生眉头深锁。
陆辞深坐在冰冷的长椅上,手里攥着她签过的风险单,指节泛白。
“她心脏骤停三分钟。”
“孩子先保住了,但她还在抢救。”
一句话,让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冲进抢救室门口,像疯了一样揪住医生的衣领:“她怎么了?”
“她说不怕死——你信她的话?”
声音嘶哑,像撕破了胸腔。
他第一次在人前崩溃,失控到颤抖:“合约是我写的,是我逼她签的!”
“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签的都是废话,她才是我的底线!!”
医生惊愕地看着他,谁都没见过那个冷面总裁如此落魄过。
凌晨四点半,抢救灯终于熄灭。
林念被推进普通病房,孩子在新生儿室里呱呱坠地,肺腑清亮。
他站在她床前,看她睫毛微颤,却依旧沉睡不醒。
他握着她冰凉的手,一夜未放。
她醒来那天,窗外阳光很好。
医生却告诉她:“术中脑部缺氧,暂时性失聪。”
世界像忽然按下静音键,她听不见鸟鸣,也听不见孩子哭声。
只看见陆辞深,
走进来,手里握着一支黑色水笔。
他俯身在她掌心写字。
——“我想重新学会爱,可以吗?”
她眼睫轻颤,视线落在那行字上,却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他一日一日来,讲绘本、擦药、喂她喝汤。
她安静听,安静看,却始终不再开口。
三个月后,她抱着孩子走出医院。
他赶来时,阳台上只有一件她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飘起落下。
他追到门口,她却未回头,只递出一张纸。
是听力评估报告——恢复良好。
原来,她听得见,只是选择不听他说的每一句。
他跪在楼道口,纸在风里翻动,他像失去了整个世界。
她抱着孩子走进车里,目光平静。
车窗落下,她最后一次看着他。
“你说要学会爱——可是你太晚了。”
7林念在南城定居,换了号码,断了往昔所有联系。
她带着孩子住在海边,一间画室,一间卧室,还有窗外不止的浪声。
她重新签约了一家海外画廊,作品频频展出,署名依旧是那个匿名账号。
那幅《醉影》成了当季艺术季的焦点,被誉为“冰河上燃烧的火”。
她知道,那是他。
也是她唯一还想记得的他。
孩子一岁那天,海风带来邮差,送来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她拆开,纸上只有几句话,熟悉的笔迹:“你的画,我一幅不落地收藏。”
“你离开之后,我才学会看。”
没有落款,信纸却微微有墨香,她知道,他开始画画了。
也许是为了靠近她,也许只是为了懂得她。
那夜她睡得极沉,梦见初识那年,他第一次对她笑:“林念,画我一幅像样的肖像好不好?”
她笑了,笔一挥,他的脸却消散成灰。
陆辞深的世界也在改写。
他裁撤了三分之一的合约部门,只留一句话:“别让纸写死了人心。”
他偶尔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那栋曾经属于她的画室,窗帘半掀,像某种未尽的对白。
“未名”,那个被她取下来的名字,成了他胸口唯一的温热。
他每月寄去一封信,不署名,不请求,只记录自己如何学习“成为一个父亲”。
他在信中写:“我怕自己给不了她幸福。”
“但她不该用命去换一句我爱你。”
春去秋来,林念从未回信。
直到那年冬天,她带着未名参加一个海边写生活动。
孩子
在沙滩上奔跑,有男孩气十足的笑。
林念在画本上轻描出他的背影,却忽然被一道影子挡住了光。
她抬头,陆辞深站在那里,风吹起他大衣的衣角,鬓边竟已染霜。
她没有说话,他也没有上前。
只是望着那个孩子,眼底,是碎掉后重新拼贴的光。
她终于开口:“你知道他会画画吗?”
他怔住,喉咙哽住,却没有回答。
林念低头,在本子角落写下一行字,然后撕下纸页,递给他。
“我没原谅你。”
“但也没恨你。”
“你可以站在他的人生外沿,看他长大,但别越界。”
“这次的边界,不是协议,是我心口的疤。”
他接过那页纸,指尖微颤。
她抱起孩子,头也不回地走进暮色中。
海风起时,白裙翻飞,像一场未说完的梦。
8春日潮湿。
林念将一封信放进“未名”的画夹里。
孩子如今四岁,喜欢画云。
总说:“妈妈,云没有痛苦,所以我画它。”
她知道,这世上没有不痛的云,只有不肯哭的人。
画展开幕那天,她穿了那条最初登记时的白裙,站在新作《界》的画前。
画中是风,画中是伞,伞下是一个抱孩子的背影,远远的,有个男人站在马路对面——面容模糊,像不肯入梦的人。
一位评论家写道:“她终于把爱从命运里剥离,让它成为孤独却自由的风。”
而她知道,那不是“终于”,而是“只能”。
展厅人潮渐散,一个小女孩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张明信片。
她低头,上面是一段手写字:“今天未名画了你,说你是风做的妈妈。”
“我还在学怎么成为他值得骄傲的爸爸。”
“我不再画合约了,我只画你。”
——L她把那张卡收进包里,没有回信。
傍晚她走出画廊,天边正落雨,风穿过裙摆。
她忽然记起那年民政局外,他第一句话:“别违约。”
而她现在才明白,那份最该被毁掉的合约,不在纸上,在心里。
她朝天微笑,风从身边擦过,像极了他曾停留又放弃的模样。
有人说,爱是答案。
她现在只信,爱是路,是途经,是风——是她走过他,走向自己的路上,衣角轻扬时,恰巧掠过的温柔一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