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老小孩的宝藏后续》,由网络作家“轩宇原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红绸盒之谜养老院新来了个怪老头,谁跟他搭话,他都爱搭不理,整天就捧着个红绸布包的小盒子,坐在墙根晒太阳。王大爷看不惯了,拄着拐杖过去敲他的鞋帮子:“嘿,你这盒子里藏着金元宝呢?”怪老头眼皮都没抬:“比金元宝金贵。”这下可勾起了老人们的好奇心。张奶奶推了推老花镜:“我瞅着像传家宝,说不定是宫里流出来的宝贝。”李爷爷摸着下巴点头:“嗯,看他那宝贝样,指不定是啥稀世珍宝。”当天夜里,养老院就热闹起来了。王大爷偷偷趴在怪老头窗下,想听听他有没有说梦话泄露秘密。没想到刚凑近,就听见屋里传来“咔嗒”一声,像是盒子打开的声音。王大爷激动得心跳加速,耳朵紧紧贴在玻璃上,结果“啪”的一声,鼻子撞在了玻璃上,疼得他直咧嘴。这边动静惊醒了巡逻的护工,护...
《老小孩的宝藏后续》精彩片段
1 红绸盒之谜养老院新来了个怪老头,谁跟他搭话,他都爱搭不理,整天就捧着个红绸布包的小盒子,坐在墙根晒太阳。
王大爷看不惯了,拄着拐杖过去敲他的鞋帮子:“嘿,你这盒子里藏着金元宝呢?”
怪老头眼皮都没抬:“比金元宝金贵。”
这下可勾起了老人们的好奇心。
张奶奶推了推老花镜:“我瞅着像传家宝,说不定是宫里流出来的宝贝。”
李爷爷摸着下巴点头:“嗯,看他那宝贝样,指不定是啥稀世珍宝。”
当天夜里,养老院就热闹起来了。
王大爷偷偷趴在怪老头窗下,想听听他有没有说梦话泄露秘密。
没想到刚凑近,就听见屋里传来“咔嗒”一声,像是盒子打开的声音。
王大爷激动得心跳加速,耳朵紧紧贴在玻璃上,结果“啪”的一声,鼻子撞在了玻璃上,疼得他直咧嘴。
这边动静惊醒了巡逻的护工,护工拿着手电筒过来查看,王大爷慌不择路,躲进了旁边的灌木丛里。
护工走后,王大爷灰头土脸地爬出来,正撞见张奶奶鬼鬼祟祟地往怪老头门口挪,手里还拿着个放大镜。
“你干啥去?”
王大爷低声喝问。
张奶奶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王大爷,松了口气:“我想着趁他睡觉,看看他盒子上有没有啥花纹印记,说不定能看出宝贝的来头。”
两人正说着,李爷爷也蹑手蹑脚地过来了,手里居然拿着个盒子:“我打算等他睡着了,把盒子夹过来看看。”
三个老人面面相觑,突然都笑了起来,像小时候一起偷摘邻居家果子的孩子。
2 岁月珍藏第二天,怪老头发现自己的盒子好像被动过,皱着眉头把盒子抱得更紧了。
老人们却装作若无其事,只是看怪老头的眼神里多了些期待。
就这样过了几天,怪老头突然病了,住进了医院。
老人们商量着去看他,王大爷提议:“咱们带点好吃的去,顺便……问问他盒子里到底是啥宝贝。”
到了医院,怪老头看到老人们,眼里闪过一丝感动。
王大爷忍不住了,开口问道:“老伙计,你那盒子里到底是啥啊?
我们这几天可都惦记着呢。”
怪老头沉默了一会儿,慢慢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破旧的收音机,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这收音机是我当兵的
时候发的,跟着我上过战场。”
怪老头指着照片,“这是我老伴,走了十年了,盒子里是她留给我的红绳。”
老人们一下子安静了。
张奶奶轻轻说:“原来不是啥宝贝啊。”
怪老头笑了:“对我来说,这就是最珍贵的宝贝。”
从医院回来后,老人们再也没提过那个盒子。
只是每天傍晚,他们都会围坐在墙根下,听怪老头用那台旧收音机放老歌,阳光洒在他们脸上,像撒了一层金色的粉末。
有一天,王大爷把自己的旱烟袋拿了出来:“这烟袋还是我爹传给我的,跟着我几十年了。”
张奶奶也拿出了一个绣着花的手帕:“这是我结婚时自己绣的。”
李爷爷则捧出了一本破旧的书:“这是我当年考上大学时买的第一本书。”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贝”,那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生命里最珍贵的记忆。
从此,养老院的墙根下,每天都有一群“老小孩”,他们晒着太阳,分享着自己的“宝贝”,笑声穿过围墙,飘向远方。
3 时光交换铺入秋时,墙根下的梧桐开始掉叶子。
王大爷用旱烟袋戳着地上的光斑,忽然说:“咱这宝贝天天晒,该给它们找个正经地儿摆摆。”
张奶奶的手帕角正绣着第二朵牡丹,针尖在阳光下闪了闪:“要不给孩子们看看?”
这话像颗石子扔进池塘。
李爷爷的书脊早已磨得发白,他摩挲着书页说:“我家那小子总说我跟不上时代。”
怪老头把收音机抱在怀里,旋钮转出刺啦刺啦的电流声:“我闺女上次视频,说我该学跳广场舞。”
护工小陈听说这事,眨着眼睛掏出手机:“爷爷奶奶,咱们办个‘时光展览’怎么样?”
于是周三下午,养老院的活动室里支起了八仙桌。
王大爷的旱烟袋旁边放着个玻璃罐,里面是半罐裹着红糖的芝麻——“我当年追老伴儿,就靠这玩意儿哄她。”
张奶奶的手帕旁摆着个掉了漆的粉饼盒,打开来,里面躺了三根银簪子:“我结婚那天,我妈把陪嫁的银镯子融了,给我打了这簪子。”
最热闹的是怪老头的展台。
旧收音机旁摊开一张泛黄的信纸,字迹被水渍晕开又晒干:“那年在战场上,我捡了个负伤的通讯员,他临终前托我
把这封信寄回家。
后来我找了三年,才找到他老家……”话音未落,李爷爷突然指着照片里穿碎花衬衫的姑娘:“这不是西街米店的小芬吗?
我年轻时总去她那儿打酱油!”
展览办到一半,窗外忽然下起太阳雨。
小陈举着手机冲进来说:“李叔,您儿子在直播间呢!”
只见屏幕里穿西装的中年男人红着眼眶:“爸,您总说这本书改变了您的命运,我以前总嫌您唠叨……”李爷爷忽然站起来,腰板挺得笔直:“臭小子,当年你偷拿这书垫花盆的时候,我可心疼了一整夜!”
满屋子哄笑混着雨声,像打翻了的蜂蜜罐,甜得人眼眶发热。
霜降那天,不知谁在墙根下搁了个木箱子。
王大爷往里头塞了颗包着糖纸的水果糖:“给以后来的老家伙们留个念想。”
张奶奶绣了块布贴在箱盖上,歪歪扭扭绣着“时光交换铺”。
怪老头把收音机里的电池换成新的,又往盒子里添了根红绳——那是张奶奶教他编的平安结。
冬至前夜,木箱子被风雪盖了层白被子。
值夜班的小陈听见墙根下有动静,举着手电筒过去,只见七个影子蜷在长椅上,王大爷正把自己的羊皮护膝往李爷爷腿上盖:“昨儿听你咳嗽,别冻着老寒腿。”
张奶奶跟着哼,围巾上的毛线球一颠一颠。
<雪停时,木箱子里多了串钥匙、半块月饼、一张粮票,还有张字迹稚嫩的纸条:“太爷爷的军功章,他说等我十八岁就给我。”
春天来的时候,梧桐树下的交换铺热闹得像蜂巢,老人们戴着老花镜给孩子们回信,用拐棍指着天上的风筝争论:“那只蝴蝶尾巴该再长些,我年轻时扎的风筝能飞三里地!”
某个暮春的黄昏,怪老头忽然指着远处的风筝笑:“你们看,那红尾巴多像当年我老伴儿的纱巾。”
王大爷往地上弹了弹烟灰:“扯什么呢,我咋觉得像我那旱烟袋穗子?”
张奶奶把新绣的手帕分给每人一块,角上都绣着歪歪扭扭的小字:“慢些老”。
风穿过围墙时,带起木箱子里的纸条沙沙响。
那些被岁月揉皱的故事,正借着孩子们的眼睛,重新舒展开来,像春天里第一朵绽开的蒲公英,在夕阳里轻轻摇晃,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4
蒲公英邮差立夏那天,木箱子里的纸条突然多了股青草香。
最先发现的是张奶奶,她捏着张带水彩画的信纸,老花镜滑到鼻尖:“你们看,这小丫头画了咱们的梧桐树!”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太奶奶,下次来我要听红绳的故事。”
怪老头把收音机调到少儿频道,里面正播《没头脑和不高兴》,他跟着哼起调子,红绳在指间绕了个新花样。
芒种时节,围墙外来了群扎羊角辫的小学生。
带队的老师举着喇叭:“同学们,这些都是时光邮差的信件哦。”
穿粉裙子的小姑娘蹦到王大爷跟前,指着旱烟袋问:“爷爷,这个能吹出烟圈吗?”
王大爷故意把烟袋往地上一磕:“小瞧人!
等会儿给你变个会飞的烟圈。”
李爷爷被围住问书里的故事,他翻到夹着枫叶书签的那页,阳光穿过叶脉的纹路,在孩子们脸上织出金色的网。
小暑暴雨来得突然,老人们忙着收箱子里的纸条。
怪老头护着收音机往屋里跑,不小心摔了一跤。
医务室里,他攥着护士的手:“姑娘,你帮我看看,那红绳没湿吧?”
小陈举着吹风机笑:“早给您烘干啦,您看,还帮您编了个新结。”
怪老头摸着绳结上的小铃铛,忽然说:“这声音,像极了我老伴儿当年穿的绣花鞋。”
立秋时,木箱子里多了个铁皮盒。
王大爷用旱烟袋撬开盖子,里面躺着二十颗玻璃弹珠和封信:“爷爷们,这是我攒了三年的宝贝,你们的故事比弹珠还亮!”
张奶奶把弹珠分给每人一颗,自己留了颗带花纹的,缝在手帕角上。
李爷爷在弹珠上刻了小字,说要埋在梧桐树下当种子。
霜降那天,怪老头的收音机突然收不到台了。
他抱着盒子坐在墙根,王大爷把自己的助听器摘下来塞给他:“试试这个,比你那破机器清楚。”
张奶奶往他兜里塞了块桂花糖:“甜着哩,听故事就得配甜的。”
孩子们再来时,发现怪老头正用助听器给他们讲战场的星星,玻璃弹珠在阳光下转着圈,像落进人间的星星。
冬至前夜,围墙外的路灯下停了辆自行车。
戴围巾的年轻人敲开活动室的门,手里捧着个相框:“请问,这里有位陈爷爷吗?
我爷爷临终前说,要把这个还给您。”
怪老头颤
抖着接过相框,里面是张泛黄的合影,两个穿军装的年轻人站在木棉树下,左边的人胸前别着朵野花。
“他终于找到我了。”
怪老头轻声说,红绳从指间滑落,正巧落在玻璃弹珠堆里,像条穿过岁月的河。
立春那天,梧桐树下多了个陶瓷罐。
王大爷往里面放了封没字的信:“写给五十年后的老家伙。”
张奶奶绣了只蒲公英贴在罐口,李爷爷把刻着字的弹珠放进去,怪老头把红绳系在罐腰上。
孩子们挖坑时,不小心碰倒了罐子,里面的纸条飞起来,像群白色的蝴蝶。
穿粉裙子的小姑娘笑着追:“看呀,蒲公英邮差来啦!”
春风里,老人们坐在长椅上,看孩子们把纸条折成纸船放进喷泉。
王大爷的烟袋终于吹出了会飞的烟圈,绕过围墙,追上了天上的风筝。
怪老头的收音机修好了,正播着《外婆的澎湖湾》,张奶奶跟着唱,手帕角的弹珠晃呀晃,晃出了满屋子的阳光。
当第一朵蒲公英绽开时,陶瓷罐被重新埋进土里。
没有人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只看见怪老头往罐子里撒了把芝麻——那是王大爷攒了半年的红糖芝麻,说要给未来的人尝尝甜头。
风穿过围墙时,梧桐树沙沙作响,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跟着蒲公英的种子,飘向了云深处,在某个未知的角落,悄悄埋下新的故事。
5 梧桐年轮里的光小满那天,陶瓷罐上的红绳突然松了。
正在给蒲公英浇水的小女孩发现,罐口冒出了几簇嫩芽,叶片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红糖屑。
“李爷爷!”
她拽着老人的袖口,“芝麻种子发芽啦!”
正在刻新弹珠的李爷爷凑近一看,老花镜滑到鼻尖:“哟,这小苗儿比我当年刻的第一个‘正’字还精神。”
芒种时节,嫩芽长成了小苗,叶片间开出细碎的小白花。
张奶奶把最后一块绣着蒲公英的手帕放进木箱子,针线筐里的银顶针已经磨得发亮。
“该让新丫头们接手啦。”
她对着镜子拔白头发,却发现不知何时,镜子里多了双帮她穿针的小手——穿粉裙子的小雨已经上初中,正举着手机用手电筒照亮针眼。
小暑暴雨冲走了墙根的木牌,露出底下半块埋了三年的玻璃弹珠。
怪老头蹲在泥水里找了半天,最后被王大爷用
拐棍勾住后衣领拎起来:“你这老腰还要不要?
弹珠咱再刻!”
可当他们把弹珠洗净,却发现上面的刻痕被雨水泡得发了蓝,像是当年怪老头军装上的徽章颜色。
立秋那天,陶瓷罐旁的芝麻花开到了第七层。
小雨举着相机来拍“时光植物”,镜头里突然闯进个坐轮椅的老太太。
“妈,您看!”
推轮椅的女人指着芝麻花,“这是不是您说的‘步步高’?”
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是啊,我结婚那年,你外婆在院子里种的就是这花……”王大爷往旱烟袋里填烟丝,忽然说:“瞧瞧,咱的种子还会认亲戚。”
霜降时,养老院来了批实习护工。
穿蓝大褂的小姑娘翻到木箱子里的旧手帕,指着角落的弹珠问:“这是装饰品吗?”
正在晒芝麻的怪老头笑出满脸褶子:“傻丫头,这是时光密码。”
当晚,小姑娘们在活动室开夜谈会,手电筒光束扫过墙上的老照片,忽然发现怪老头年轻时的军装口袋里,露出半截红绳。
冬至前夜,芝麻杆被风雪压弯了腰。
值夜的小陈发现墙根下有团火光,原来是王大爷和怪老头在烤火,旁边堆着新刻的弹珠。
“给明年的小娃娃们预备的。”
王大爷往火里添了根树枝,火星子溅在怪老头的红绳上,像落了颗不会熄灭的星星。
远处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怪老头突然抓住小陈的手:“丫头,要是我走了,记得把红绳系在芝麻杆上……”立春过后,芝麻杆上结了饱满的蒴果。
小雨带着高中同学来拍纪录片,镜头扫过正在分芝麻的老人们,忽然定格在怪老头颤抖的手上——红绳不知何时换成了根彩色橡皮筋,末端系着颗新刻的弹珠,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加油”。
“是隔壁床小宇教我的。”
怪老头对着镜头笑,缺了颗牙的嘴漏风,“那小子说,这叫‘跨时代联名’。”
清明那天,陶瓷罐被轻轻挖开。
除了已经碳化的纸条和弹珠,还有团裹着红绳的芝麻蒴果。
张奶奶把蒴果分给每个来看望的孩子:“拿回家种,长出的芝麻会讲故事。”
小雨把蒴果埋在自家阳台,半个月后冒出的小苗上,居然缠着根褪色的红绳——那是怪老头去年秋天偷偷系上的,当时他说要给芝麻苗当拐杖。
夏
至正午,梧桐树荫盖过了围墙。
新入住的赵奶奶坐在轮椅上,看着孩子们在芝麻花丛里追蝴蝶。
王大爷把旱烟袋递给她:“尝尝?
这烟丝混了去年的芝麻叶。”
赵奶奶接过烟袋,忽然指着树上的蝉蜕:“我老伴儿以前总说,蝉蜕是夏天的邮票。”
李爷爷翻开新笔记本:“巧了,我正想给这茬芝麻写封信。”
当第一片梧桐叶泛黄时,芝麻蒴果咧开了嘴。
孩子们收集着种子,忽然发现每颗芝麻上都有细小的纹路,像极了老人们脸上的皱纹。
小雨把种子装进玻璃瓶,瓶身上贴着标签:“致二〇四五年的你——来自时光交换铺的第一代邮差”。
封口时,她往瓶里撒了把红糖,看它们慢慢沉入种子堆,像落在岁月里的星星糖。
秋风再起时,木箱子里多了本素描本。
第一页画着戴助听器的怪老头,旁边写着:“爷爷,您说的星星我找到了,原来它们藏在芝麻花蕊里。”
王大爷往本子里夹了片梧桐叶,张奶奶绣了朵永不凋谢的蒲公英,李爷爷在封底刻了行小字:“打开前,请先晒三分钟太阳。”
陶瓷罐被重新埋回树下时,怪老头往里面放了颗润喉糖——最近他总咳嗽,说怕以后讲故事会哑了嗓子。
泥土盖住罐口的瞬间,颗芝麻种子掉进他的袖口,像句没说出口的话,悄悄藏进了时光的褶皱里。
梧桐树沙沙作响,不知哪颗蒲公英种子被风吹起,掠过围墙时,正巧落在某个骑自行车的少年肩上,跟着他穿过整条洒满夕阳的街道,去向更远的远方。
6 袖口的芝麻深秋的雾漫过围墙时,怪老头开始频繁地咳嗽。
他把润喉糖纸折成小船,放在木箱子里,船身上写着“给嗓子哑掉的老家伙”。
王大爷用拐棍敲他的椅背:“少咒自己,等开春儿咱还要去公园赛风筝呢。”
怪老头摸着袖口的芝麻种子笑:“说不定到时候,这颗种子能长成会讲故事的树。”
初雪飘落那天,骑单车的少年又经过养老院。
他肩膀上的蒲公英绒毛突然痒了痒,转头看见围墙里的梧桐树下,几个老人正围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
少年刹车时,口袋里掉出颗润喉糖——正是上个月在街角捡到的,糖纸上有歪歪扭扭的刻痕,像棵小树。
冬至的阳光很
薄,怪老头躺在病床上,手里攥着张泛黄的信纸。
李爷爷凑过去看,发现是当年战场上没寄出去的那封。
“其实我早打听到他家地址了。”
怪老头喘着气,“就是舍不得这信纸,上面还有他蹭的枪油味儿。”
张奶奶把新织的围巾给他戴上,毛线针上还挂着半颗没织进去的玻璃弹珠。
元旦前夜,少年抱着盒润喉糖敲响养老院的门。
“不知道哪位爷爷掉的。”
他挠着头,糖纸在掌心沙沙响。
王大爷接过盒子,突然红了眼眶——糖纸的刻痕正是他去年教怪老头刻的“寿”字。
怪老头从枕头下摸出个布包:“小伙子,帮我把这个埋到梧桐树下。”
里面是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糖,和那根褪色的红绳。
立春那天,怪老头走了。
护工在他袖口发现颗发芽的芝麻,嫩茎上缠着红绳。
王大爷把芽苗移栽到陶瓷罐旁,张奶奶在土面上撒了把桂花碎。
李爷爷在笔记本上写:“怪老头变成了会开花的芝麻,以后我们讲故事,他会在地下偷偷接茬儿。”
清明的雨丝里,少年又来送润喉糖。
他看见围墙根的芝麻苗开了花,每朵花心里都躺着颗晶莹的露珠。
王大爷往他兜里塞了把弹珠:“替那老东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少年摸着弹珠上的刻痕,发现其中一颗刻着“圆方”,边缘还沾着点红糖。
盛夏的雷雨后,少年在自家阳台发现株奇怪的植物。
叶片像芝麻,花朵却似蒲公英,风一吹,花瓣就变成白色的绒毛。
他忽然想起怪老头临终前说的话:“要是看见会飞的芝麻花,记得告诉它,战场上的星星,比糖纸船还亮。”
少年拿出纸笔,把这句话写在糖纸上,折成船放进花盆。
秋分那天,少年带着糖纸船回到养老院。
木箱子里多了串用润喉糖纸编的风铃,王大爷说这是怪老头教张奶奶编的。
当糖纸船放进陶瓷罐时,少年发现罐底刻着行小字:“若你看见这个,请来陪我们晒晒太阳。”
他抬头望向梧桐树枝,有片叶子正打着旋儿落下来,叶脉纹路竟和袖口的芝麻种子一模一样。
冬至再来时,少年带来袋炒熟的芝麻。
老人们把芝麻拌进红糖,做成糖块分给来看望的孩子们。
王大爷咬着糖块笑出眼泪:“怪老头这招真绝,以后每个
尝到甜头的人,都会想起他。”
张奶奶把糖纸折成的蒲公英别在少年衣襟上:“替我们去看看,当年他没寄到的信,现在邮差走到哪儿了。”
当又一个春天的蒲公英飞起来时,少年的自行车筐里总是装着润喉糖和玻璃弹珠。
他路过学校时会分给小学生,遇见晨跑的老人就送颗糖。
有人问起糖纸的刻痕,他就讲养老院墙根下的故事,讲到怪老头的红绳时,袖口的芝麻种子总会轻轻动一下,像有个声音在说:“你看,星星果然没熄灭。”
某个深夜,少年梦见自己骑在蒲公英上。
风带着他掠过养老院的围墙,看见梧桐树下的陶瓷罐正在发光,里面的润喉糖纸船漂在银河里,每艘船上都载着个发亮的故事。
怪老头站在船头,手里的红绳变成了彩虹桥,桥的尽头,当年那个穿军装的通讯员正笑着向他招手,手里捧着束会唱歌的芝麻花。
晨光微熹时,少年在枕边发现颗芝麻。
它躺在糖纸船上,船身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谢谢你,把我的咳嗽,变成了会飞的糖。”
少年把芝麻种进花盆,看它在阳光下舒展叶片,忽然明白,有些话不必说出口,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终会在某个温柔的时刻,长出最甜美的答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