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从未见过这样做胭脂的:讲究油脂的纯净度,严格控制温度,反复过滤提纯,加入精心研磨的珍珠粉增加细腻光泽,用花瓣汁液或少量精油调出淡雅自然的香味,而不是那种廉价刺鼻的香精。
调色更是煞费苦心,追求的是贴合肤色的自然红晕,或是温婉典雅的豆沙、珊瑚色系,绝非市面常见的浮艳大红大紫。
第一批试验品出来,我让吴掌柜和伙计试用。
老掌柜粗糙的手背抹上一点新制的口脂,那柔润的质地和自然提气的颜色让他浑浊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伙计也惊喜地看着自己手上试用的腮红:“东家,这……这颜色真好看,像……像自己透出来的好气色!”
“还不够。”
我摇摇头,盯着那些瓷罐。
东西是好东西,但在这信息闭塞的古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我们这巷子还特别深。
营销!
现代刻进骨子里的本能瞬间启动。
第四天清晨,凝香斋的大门重新打开。
门口却立起了一块醒目的水牌,上面用漂亮的楷书写着:“凝香斋焕新,新品试妆,前三十位进店贵客,免费试用‘玉颜’系列胭脂水粉,赠‘春色’口脂小样一份!
仅此一日!”
免费?
试用?
还送小样?
这在京城可是头一遭!
路过的行人,尤其是妇人小姐们,纷纷被这新奇大胆的告示吸引,驻足观望,窃窃私语。
店内,焕然一新。
积尘清扫干净,货架重新布置,光线也明亮了许多。
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几套我精心搭配的“玉颜”系列样品,瓷罐小巧精致,贴上了手写的雅致标签。
吴掌柜和伙计被我临时培训上岗,虽然紧张得额头冒汗,但严格按照我的吩咐,热情而耐心地引导进店的客人试用。
我则亲自坐镇,为几位大胆尝试的妇人上妆示范。
当她们看到铜镜里自己被修饰得自然清透、气色绝佳的面容时,眼中的惊喜和不敢置信就是最好的广告。
“哎呀,这颜色真衬我!”
“这胭脂抹上去,一点都不干,润润的!”
“这香味也好闻,淡淡的,不像别家熏得人头疼!”
惊叹声此起彼伏。
免费试用的名额很快被抢光,那些拿到小样的妇人更是欢天喜地。
更妙的是,几个在附近颇有些名气的绣娘和一位小官家的管事娘子,用了之后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