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从被嘲笑到带全村暴富抖音热门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惠心1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股辛辣刺鼻的腥气直冲进鼻腔,好似腐烂的蒜末与铁锈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我猛地屏住呼吸,可喉咙却像被异物堵住了一般,喉结上下滚动,却怎么也咽不下空气。“阿明!你蹲在那儿发什么呆呢?这土要是翻不完,明天可就白忙活了!”张大爷那沙哑又急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双手撑着膝盖站起身,腿肚子还在止不住地打颤。掌心满是汗水,握着的锄头柄滑溜溜的,差点就脱手了。“哦……知道了。”我应了一声,声音干涩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脚下的土地看似松软,实则沉重,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踩在湿棉絮上。锄头抡下去,土块四处飞溅,几粒碎石弹到小腿上,疼得我不禁打了个哆嗦。“你这哪是种地,分明是打仗啊?”张大爷冷哼一声,“锄头可不是这么用的。”我低头看着自己那扭曲的动作,手臂酸痛...
《从被嘲笑到带全村暴富抖音热门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一股辛辣刺鼻的腥气直冲进鼻腔,好似腐烂的蒜末与铁锈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我猛地屏住呼吸,可喉咙却像被异物堵住了一般,喉结上下滚动,却怎么也咽不下空气。
“阿明!
你蹲在那儿发什么呆呢?
这土要是翻不完,明天可就白忙活了!”
张大爷那沙哑又急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双手撑着膝盖站起身,腿肚子还在止不住地打颤。
掌心满是汗水,握着的锄头柄滑溜溜的,差点就脱手了。
“哦……知道了。”
我应了一声,声音干涩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
脚下的土地看似松软,实则沉重,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踩在湿棉絮上。
锄头抡下去,土块四处飞溅,几粒碎石弹到小腿上,疼得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你这哪是种地,分明是打仗啊?”
张大爷冷哼一声,“锄头可不是这么用的。”
我低头看着自己那扭曲的动作,手臂酸痛不已,可就是改不过来。
在城市的格子间里待久了,连肌肉记忆都变了样。
“我知道……”我喘着粗气说道,“但我能学会。”
张大爷没有说话,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他的背影虽然佝偻,却十分稳健,仿佛这片土地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我又抡了几下锄头,动作笨拙得就像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
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淌,后背的衣服早已湿透。
“你说你一个城里人回来干啥呀?”
他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和不屑,“我们这儿种地靠的是经验,可不是你手机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说道:“我想试试看。”
“试?”
张大爷嗤笑一声,“你以为种地跟开直播似的,按个按钮就能出结果?”
我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继续干活。
风从田埂上吹过来,带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香。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们骑着自行车从田边经过,看到我狼狈的模样,哄笑着喊道:“菜鸟村长来种地啦!”
我咬紧牙关,手指关节攥得发白。
“别理他们。”
张大爷低声说道,“你要是真想留下来,就得能吃得了这份苦。”
“我会的。”
我说道。
太阳渐渐爬到了头顶,热浪扑面而来。
我的衬衫完全贴在了背上,汗水滴进眼睛里,视线
变得模糊起来。
“歇会儿吧。”
张大爷终于开了口。
我瘫坐在田埂边,双腿沉重得就像灌了铅一样。
张大爷递给我一瓶水,我接过时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
“你以前没怎么干过活吧?”
他问道。
“嗯。”
我拧开水瓶,猛灌了一口,“以前在公司上班,天天坐办公室。”
“难怪你手脚这么僵硬。”
他摇了摇头,“你这身子骨,得锻炼锻炼。”
我苦笑着说:“我正在练呢。”
张大爷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那你为啥回来啊?”
我愣了一下,低头看着手中的水瓶,说道:“因为……我觉得这里需要我。”
他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既像是在审视,又像是在衡量。
“你觉得你能改变这个村子?”
他问道。
“我不知道。”
我说,“但我可以试试。”
一阵风吹过,带来远处稻田的气息。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那味道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这里奔跑玩耍的日子。
“那你得先学会怎么种地。”
张大爷站起身来,“休息好了就接着干。”
我点了点头,双手撑着膝盖站起来,腿还是有些发软。
刚迈出一步,脚下突然一滑。
我整个人向前扑去,手掌重重地拍在地上,泥巴溅满了衣服。
“哎哟!”
我痛呼一声,手掌火辣辣地疼。
“你小心点。”
张大爷伸手把我拉起来,“这地刚浇过水,很滑的。”
我拍了拍手上的泥,咧嘴一笑:“没事。”
“你这小子……”张大爷摇了摇头,“有点意思。”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重新拿起锄头,心里莫名地踏实了一些。
可就在这时,耳边忽然响起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就像是有人在我耳边轻声哼唱。
那声音越来越大,震得我耳膜生疼。
我捂住耳朵,皱起眉头问道:“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听什么?”
张大爷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我四下张望,田野依旧一片静谧,只有风掠过稻穗的沙沙声。
“没什么。”
我摇了摇头,以为是自己太累出现了幻觉。
可那嗡鸣声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像是某种远古的召唤。
“你脸色不太好。”
张大爷皱着眉头说道,“是不是中暑了?”
我摇了摇头,试图忽略那股奇怪的声音:“没事,可能是太阳太晒了。”
张大爷叹了口气:“你要
是扛不住,就回去歇会儿。
别硬撑着。”
“我不回去。”
我坚定地说,“今天的活儿还没干完呢。”
他看着我,眼神里多了一丝赞许:“行吧,那你接着干,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能不能撑下来。”
我重新抓起锄头,继续干活。
那嗡鸣声似乎也随着我的动作逐渐减弱,直到完全消失。
傍晚收工时,我的手臂已经累得抬不起来了。
我瘫坐在田埂上,望着天边最后一缕晚霞。
“今天干得不错。”
张大爷难得夸奖了我一句,“至少比昨天强多了。”
“谢谢。”
我咧嘴笑了,嘴角干裂得有些疼。
“你这小子,有点倔。”
他说,“不过光靠倔可不行。”
“我知道。”
我说,“我还需要时间。”
夜色渐渐降临,村里亮起了零星的灯火。
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往家走,脚步沉重,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可就在我快到家门口时,那种嗡鸣声再次响起。
这次更加清晰,像是从地底传来的低语。
我停下脚步,四下张望,却什么也没看见。
“谁?”
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声。
没有人回应。
我揉了揉太阳穴,心想可能是自己太累了,产生了幻觉。
可当我走进屋子,关上门的那一刻,那种声音竟然跟着进了屋,就像黏在我身上一样。
我猛地回头,门已经关上了。
屋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嗡——那声音又来了。
我缓缓转过头,看向窗外。
月光洒在院子里,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一样。
可我知道,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而我,也许正站在一场风暴的边缘。
我猛地关上房门,那恼人的嗡鸣声却好似紧紧黏在了我的耳朵里,怎么甩都甩不掉。
屋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唯有心跳声与呼吸声相互交织,节奏紊乱。
我后背抵着门,缓缓闭上双眼,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可那奇怪的声音仍在持续回荡,似是有人在轻声低语,又仿佛是一种神秘的召唤。
它绝非幻觉,而是真切存在的东西,只是我既看不见它的模样,也触摸不到它的踪迹。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窗边,伸手拉开窗帘。
刹那间,柔和的月光洒进屋子,照亮了地板,使其泛起一层淡淡的银白光泽。
院子里静谧无声,连一丝风都没有。
我抬手揉
了揉太阳穴,心想或许是白天太过劳累,才会产生这种幻觉。
“明天还得早起呢。”
我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后转身朝床铺走去。
这一晚,我睡得极不安稳。
梦里全是望不到头的土地、锄头砸下时溅起的泥土,还有张大爷那双严厉却又隐约透着一丝好奇的眼睛。
第二天清晨,天色尚未完全放亮,我便已穿戴整齐,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田埂上的露水还未消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的草香。
我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时感觉精神了许多。
今天的任务是给新种下的菜苗施肥。
我依照昨天张大爷所教的方法,将堆肥均匀地撒在地垄之间,然后拿起小铲子轻轻翻土,好让肥料更好地融入土壤。
我的动作比前几天流畅了不少,虽说手臂依旧有些酸痛,但起码不再像第一天那样笨拙,活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
“不错嘛,动作比之前快多了。”
不知何时,张大爷出现在了田边,手里还拿着一把铁锹。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还在练习呢。”
“练得倒是挺勤快。”
他说道,“不过你这菜苗长得也太快了吧?”
我愣了一下,低下头看向眼前的菜苗,果然比预想的要旺盛许多。
叶片翠绿油亮,茎秆笔直粗壮,一看就知道养分充足。
“可能是这块地比较肥沃吧。”
我回应道。
张大爷蹲下身子,仔细端详了一番,眉头微微皱起:“不对,你这块地的土质跟我那边差不多,照理说不该长得这么快……”他没再多说什么,站起身来,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土,转身离开了。
我望着他的背影,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些菜苗的生长速度确实有些反常,但我没往深处想,只当是自己照料得更加用心罢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坚持早起劳作,还经常向张大爷请教各种种植技巧。
从如何判断土壤湿度,到何时该施何种肥料,再到虫害防治的方法,我都一一记录在了本子上。
渐渐地,我的动作愈发熟练,对农作物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开始留意到我的变化,偶尔会停下脚步看我干活,甚至有人会主动过来询问几句。
而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张大爷态度的转变。
那天午后,我正在给一排黄瓜
搭架子,只见他提着一个小竹篮走了过来,将竹篮放在我脚边。
“给你点菜苗。”
他说,“自家留种的老品种,抗病能力强。”
我微微一怔,接过竹篮,只见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几株鲜嫩翠绿的小菜苗,根须完整,叶片水灵。
“谢谢。”
我笑着说道。
张大爷哼了一声,转身就要走。
“张大爷。”
我叫住他,“您怎么突然给我这个呀?”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复杂,最终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别浪费了。”
那一刻,我明白,他对我的态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然而,真正让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是几天后的一次帮工经历。
那天,村东头老王家的红薯获得了丰收,可由于销路不畅,大部分红薯都堆在院外晾晒。
眼看着天气转阴,如果再卖不出去,这些红薯就得烂在地里了。
我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帮忙搬运,一边搬一边听老王唉声叹气。
“辛辛苦苦种了一年,最后能卖出去的还不到一半。”
他无奈地说,“剩下的只能拿去喂猪或者扔掉了。”
我望着那一筐筐堆积如山的红薯,心情格外沉重。
“为什么没人来收购呢?”
我问道。
“谁会大老远跑来收啊?”
老王摇了摇头,“城里的批发商嫌我们产量少,运输成本高,不愿意收。
镇上的收购点又把价格压得很低,我们卖了就得亏本。”
我沉默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依靠种地,根本无法改变乡村的命运。
如果不能打通销售渠道,即便有再好的收成,也是白费力气。
晚上回到家,我坐在田埂上,仰望满天星斗,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白天看到的场景:发霉的瓜果、堆在角落的玉米、被雨水泡坏的辣椒……我想起了在城市里学到的一些营销知识,尤其是有关网络直播的内容。
“要是我们也能通过直播卖农产品就好了。”
这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中闪现,连我自己都吃了一惊。
第二天一早,我在村口的大树下召集了几个人,打算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也可以开直播卖农产品?”
我开门见山地说道。
话音刚落,张大爷就皱起了眉头:“你说啥?
直播?
别瞎折腾了!”
“就是啊,咱们村的信号时
断时续的,怎么直播啊?”
另一个村民随声附和道。
“我们可以先试试看。”
我说,“只要把产品的优势展现出来,吸引外地客户下单,就不愁卖不出去。”
<“你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张大爷瞪了我一眼,“种地就得实实在在的,哪有靠手机就能过日子的道理!”
我正准备解释,小李却站了出来:“我觉得阿明说得有道理。
现在网上卖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咱们为啥不试试呢?”
“你懂什么!”
张大爷怒气冲冲地说,“你一个毛头小子,懂个啥!”
“我可以学。”
小李不服气地说,“而且我可以帮忙拍摄、剪辑视频,阿明负责介绍产品。”
张大爷气得直跺脚:“你们这是要把村子给毁了!”
我看着他们争论不休,心里清楚,这仅仅是第一道难关。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天晚上,我和小李开始研究直播设备和平台规则。
“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
我说,“既没有稳定的网络,也没有专业的拍摄器材。”
“我有一部旧手机可以用来测试。”
小李说,“支架的话,用木棍和皮筋绑一下就行。”
“那就先这样吧。”
我点点头,“等我们做出点成绩,再想办法申请扶持资金。”
我们找了一块空地,搭建起一个临时直播间,然后对着镜头练习说话。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试着开口,声音却有些颤抖。
小李在一旁调整拍摄角度,笑着说:“放松点,就像平时聊天一样。”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面对镜头。
“这里是XX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亲手种的新鲜蔬菜……”这一刻,我知道,一段全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启。
可就在这时,熟悉的嗡鸣声突然在耳边响起。
我猛地停住,环顾四周。
“怎么了?”
小李问道。
我摇了摇头,咬紧牙关,继续练习。
嗡——那声音越来越清晰,仿佛就在耳边呢喃。
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也不明白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但我清楚,有些事情,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面向镜头。
“这里是 XX 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亲手种植的新鲜蔬菜……”这一刻,我清楚地知道,一段全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启。
可就在这时
,那熟悉的嗡鸣声突然在我耳边响起。
我猛地停住,环顾四周。
“怎么了?”
小李问道。
我摇了摇头,咬紧牙关,继续练习。
嗡——那声音愈发清晰,仿佛就在耳边低语。
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明白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但我明白,有些事情正在悄然改变。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完全亮,我和小李就带着设备来到了村口的空地。
昨晚的练习让我意识到,真正直播时,仅仅对着镜头说话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好产品、布置好场地,还要测试信号和拍摄角度。
“阿明,你看看这个位置行不行?”
小李一边调整手机支架,一边抬头问我。
我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比划着光线的角度:“再往左边挪一点,这样阳光就不会直射镜头了。”
我们用几根废弃的竹竿和皮筋把手机固定好,又搬来几张旧板凳当作背景道具。
虽然布置得很简陋,但好歹看起来有个直播间的模样了。
“网络信号怎么样?”
我问道。
小李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皱起了眉头:“有点卡,不过应该能撑得住。”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开播,成败在此一举。
“准备好了吗?”
我问道。
小李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
我按下开始直播的按钮,屏幕上跳出“直播中”的字样。
那一刻,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些,“我是阿明,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村里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话音刚落,整个直播间安静极了,静得仿佛一片落叶飘落的声音都能听见。
我看向屏幕,实时在线人数显示为 3 人。
我咽了口口水,接着说道:“这些蔬菜都是我们亲手种的,没有使用任何农药,保证绿色健康。”
弹幕区毫无动静。
我努力保持微笑:“比如这一筐西红柿,个头饱满,口感酸甜适中,特别适合做沙拉或者炖汤。”
小李在一旁帮忙调整画面,低声说:“阿明,咱们是不是得加点互动环节啊?
比如抽奖或者送试吃。”
我点了点头,正准备开口,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几个村民站在不远处,好奇地看着我
们。
“这是在干啥呢?”
有人问道。
“直播卖菜呢。”
另一个人回答道。
“能成吗?
咱这破地方信号都不好。”
“就是啊,城里人都不愿意买咱们的东西,还指望网上的人买?”
议论声越来越大,我强装镇定,继续介绍手中的蔬菜。
“这是一筐新鲜的黄瓜,脆嫩多汁,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哦!”
屏幕上的观看人数依旧停留在个位数,偶尔才跳出一两条机器人刷的广告弹幕。
“无人问津啊。”
小李看着后台数据,语气低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播进行了一个小时,观看人数始终没能突破两位数。
“阿明,要不……咱们先结束吧?”
小李小声说,“这样下去也没啥意义。”
我心里也有些慌乱,但还是摇了摇头:“再坚持一会儿,说不定后面会有人进来。”
然而,现实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惊喜。
两个小时后,观看人数最多达到了 17 人,最少的时候甚至降到了 2 人。
没有人下单,也没有人留言提问。
“结束了。”
我按下了停止直播的按钮,屏幕上跳出“直播已结束”的提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默。
小李坐在地上,低头看着手机里的数据报告,神情黯然:“阿明,我们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这个啊?”
我看着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你知道为什么没人看吗?”
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不是因为我们的产品不好,而是没人相信我们能成功。”
我张了张嘴,刚想说话,却被他接下来的话噎住了。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只是在浪费时间?
村民们都在看笑话,连张大爷都说我们异想天开。”
我沉默了。
是啊,我们做了那么多准备,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我不是不想继续,”小李叹了口气,“我只是怕自己越陷越深,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我站起身,走到田埂边,望着远处的一片田野。
风吹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
“小李,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说过的话吗?”
我问道。
他愣了一下,点了点头:“你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还记得吗?”
我回头看着他,“那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
他苦笑着说:“可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希
望了。”
我走回他身边,蹲下身,认真地说:“这不算失败,只是第一步没走好而已。
我们第一次直播,经验不足,设备简陋,宣传也不到位,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小李盯着地面,没有说话。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我问他。
他想了想,缓缓说道:“首先是宣传,几乎没人知道我们在直播。
其次是内容,太枯燥了,全是介绍产品,没有互动,也没有亮点。
还有信号问题,直播过程中中断了好几次。”
我点了点头:“没错,这些问题我们都能解决。”
他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你是认真的?
还想继续做下去?”
“当然。”
我说,“你以为我回来是为了混日子的吗?
我要让村子变得更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直播只是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都不敢迈出去,后面的路就更难走了。”
小李看着我,许久没有说话。
“那你打算怎么做?”
他终于开口问道。
我笑了:“首先,我们要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直播。
其次,得找一些更有吸引力的内容,比如展示种植过程,或者现场烹饪,让大家看到农产品的真正价值。
还有,得想办法改善信号,可能需要向村里申请网络支持。”
小李听着,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我顿了顿,目光坚定,“我们不能被这一次的失败打倒。
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改进。”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改。”
我伸出手,他轻轻握住。
就在这时,我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嗡鸣声。
低沉而持续,像是某种无形的力量在耳边回荡。
我猛地转头看向四周,试图找出声音的来源。
“怎么了?”
小李察觉到我的异样。
我摇了摇头:“没事,可能是风声。”
但我心里清楚,那不是风声。
那是某种东西,正在悄悄靠近。
我握紧拳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我都不会停下脚步。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我伫立在田埂旁,眺望远方随风荡漾的稻浪。
耳边那低沉的嗡鸣声似乎仍在回响,不过我已无暇再去思索它。
“小李,咱们得重新再来。”
我转过身对他说道。
他抬起头,眼神里还透着些许疲惫与犹豫:
“阿明,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当然明白。”
我蹲下身子,捧起一把泥土,“头一回失败了,并不代表我们会一直失败。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问题找出来,一个一个去解决。”
小李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好吧……那你打算怎么干?”
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翻出之前收藏的几个成功直播案例视频:“我在城里工作时,见过不少成功的营销手段。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同时结合咱们村的特色,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
他接过我的手机,认真看了几条视频后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咱们要让观众看到真正的农村生活,让他们了解这些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而不是只靠嘴上说说?”
“没错。”
我兴奋地说,“我们要展示真实的种植过程,现场试吃、采摘,甚至可以邀请村民一同参与。
让观众看到我们的诚意和产品的品质。”
小李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主意不错!
要是我们能在直播中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比如抽奖送菜、现场烹饪,说不定能吸引更多观众。”
“对!”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有宣传方面的事儿,我们也得想办法解决。
第一次直播几乎没人知晓,这次我们必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我俩坐在田边,一边讨论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改进方案。
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纸面上,斑驳的光影映照出我们的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去找张大爷。
张大爷正在自家地头锄草,看见我们来了,皱了皱眉头:“你们又想干啥?
上次那一番折腾,村里人都在笑话呢。”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语气平和些:“张大爷,我们知道第一次没做好,但我们已经找出问题所在,也制定了新计划。
这次,我们希望您能帮我们挑选最新鲜的蔬菜,拿到直播间展示给大家看。”
张大爷停下手中的活儿,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爱折腾。
可这事儿真有那么容易吗?”
“不容易,但我们愿意试一试。”
我说,“您也清楚,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大家辛苦一年却赚不到钱。
要是我们能通过直播把这些东西卖出去,不光我们受益,全村人都能多一份收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