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音符,才是真正开场。”
纸片背面粘着半张相片,上面是个戴银丝边眼镜的男人——音乐学院声学教授郑明。
相片边缘印着一行小字:“A4=440,但第七谐波须达2073Hz。”
林妍太阳穴一阵急跳。
这个频率……三年前丈夫殒命现场,闹钟停在2点07分03秒,而2.73秒,恰是声波谋杀案中频率跃迁的关键时长。
“警卫!
摁住他!”
林妍厉声命令,同时飞快将纸片揣进衣袋。
两名体格壮实的警卫扑向程野,反被他轻易挣脱。
程野力气出奇地大,病号服在拉扯中碎裂,露出胸口植入的某种金属装置——七根细若发丝的导线连着皮下的微型音叉阵列。
“你们不懂!”
程野狂吼,嗓音里混杂着多重频率的共鸣,“他在用活人做实验,完成温斯顿的研究!
七个频率,七个样本,第七个才是重点!”
林妍的目光凝在程野手腕的疤痕上——那些看似凌乱的刻痕,在某个角度下,竟显现出规整的数学公式。
她蓦地领悟了什么,掏出手机拍下这图案。
“林队!”
小王的声音从走廊那头传来,“技术科有新发现!”
最后望了眼被死死按在地上的程野,林妍转身。
他嘴唇翕动,无声地重复一个词。
透过唇形,林妍辨认出是“女儿”。
这个词,让她如坠深渊。
三年来,她从未对人讲过丈夫临终前那通电话,当时听筒里传来的最后一个词,正是“女儿”。
走廊里,小王面色发白,递来平板电脑:“声纹分析有结果了,程野病房的监控录音里藏着音频层——41.5Hz的次声波,每隔7分钟响一次。”
林妍放大频谱图,看见七个清晰的波峰,每个对应不同频率。
最让她心惊的是第七个波峰——2073Hz,程野纸条上提及的频率。
“还有这个,”小王划开另一份文档,“青山病院地下三层平面图。
温斯顿教授的实验室,恰好在程野病房正下方,垂直落差7米。”
林妍的视线在图纸和病房门牌号间来回移动。
她猛地留意到地板上的一个细节——程野用牙刷柄勾勒的波形图,其轮廓竟与下方实验室的布局吻合!
“查最近三个月谁进过地下室,”林妍嗓音低哑,语速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