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影响力的议员,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启明1号”的革命性技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强调其对蔚蓝星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巨大贡献。
其次,他与卡兰城市政厅达成合作,率先在卡兰城的公共交通系统——悬浮公交和轨道列车上,小规模试用“启明1号”电池。
其超长的续航能力和稳定的性能,迅速获得了市政部门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接着,凌霄以晨曦实验室和速能科技的名义,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蔚蓝能源未来”高峰论坛,邀请了蔚蓝星各大媒体、科研机构代表、以及部分对新能源感兴趣的投资人。
在论坛上,秦明亲自演示了“启明1号”的各项逆天性能,并公布了部分非核心的技术参数,引发了业界的巨大震动。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取代谁,而是要与所有致力于蔚蓝星能源革新的同仁们一起,开创一个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时代。”
凌霄在论坛的闭幕演讲中说道,“晨曦实验室愿意在联盟法律框架内,与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授权与合作,共同推动蔚蓝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他的这番表态,姿态放得很低,却暗藏玄机。
他既展示了肌肉,又表达了合作的意愿,避免了一开始就与三大巨头直接硬碰硬。
《新能源产业振兴法案》如同一股东风,将“启明1号”和晨曦实验室推到了聚光灯下。
凭借其无可争议的技术优势和凌霄精心的市场运作,晨曦实验室成功申请到了法案中最高额度的研发补贴和税收减免。
更重要的是,政策的东风,为“启明1号”进入市场扫清了许多障碍。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晨曦实验室合作。
三大巨头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先是试图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启明1号”的核心机密,无果后,又试图通过资本手段收购晨曦实验室,也被凌霄婉拒。
最后,他们开始动用自己在政商两界的影响力,散布关于“启明1号”技术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等谣言,试图阻挠其市场推广。
但凌霄早有准备。
他通过星联网络,公开了“启明1号”所有的安全测试数据和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谣言不攻自破。
同时,他利用瀚海星航的物流网络和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