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姐姐,我会写‘桃花’了!”
沈清瑜笑着摸他的头,心想:这日子,简单得让人舒心。
沈清瑜还喜欢摆弄花草。
她在院子里种了月季、茉莉,开了花就剪下来,插在屋里的陶瓶里,屋子立马香喷喷的。
她买了把琴,晚上没事就弹两曲,《高山流水》悠悠扬扬,引得村里的狗都跑来听。
有一只黄狗,毛乱糟糟的,蹲在院子门口,耳朵一抖一抖的,像在打节拍。
沈清瑜乐了,给它起了个名叫“黄毛”,还扔了块骨头给它。
黄毛叼着骨头,摇着尾巴跑了,逗得沈清瑜哈哈笑。
有次王婶听见了她的琴声,感慨:“清瑜,你这琴弹得,咋跟仙乐似的?”
沈清瑜笑道:“婶子,这叫接地气!”
沈清瑜还跟村里人学了不少活。
她跟王婶学织布,笨手笨脚地弄了半天,织出一块歪歪扭扭的布,王婶笑得直拍腿:“丫头,你这布拿去卖,怕是连半个铜板都换不来!”
沈清瑜也笑道:“那我留着自己用,省得浪费!”
她还跟村里的老张头学钓鱼,老张头六十多岁,胡子花白,爱吹牛,说自己年轻时一杆子能钓十条鱼。
结果沈清瑜学了半天,鱼没钓着,自己却掉进了溪里,弄得像落汤鸡似的。
村里的娃娃围着她笑,小宝还喊:“清瑜姐姐,你这是抓鱼还是洗澡呀?”
沈清瑜爬上来,甩甩头发,笑着说:“洗澡顺便抓鱼!”
老张头乐道:“你这丫头,比我当年还糗!”
村里还有个节庆,叫桃花会,每年春天办,村里人聚在一起吃喝玩乐。
沈清瑜也凑热闹,做了满满一桌桂花糕、桃花酥,摆在摊子上免费分。
糕点香甜软糯,引得村民围了一圈。
村里的二狗子,二十出头,爱偷懒,跑来蹭吃,嘴里塞得满满的,还嚷:“清瑜姐,你这手艺开店准火!”
沈清瑜笑道:“开啥店,我种菜种得挺开心!”
二狗子挠头:“那你教我做糕点呗,我去镇上卖!”
沈清瑜乐道:“行,改天教你,不过得先学会不偷懒!”
二狗子嘿嘿笑,嘴里还塞着糕点,含糊地说:“成,我听你的!”
桃花会上还有舞龙表演,村里的小伙子抬着龙头,扭来扭去,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沈清瑜也跟着鼓掌,心想:这热闹,比宫里的宴会好多了。
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