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渊盯着香囊,沉默半天,手指微微发抖。
他终于叹气:“罢了,朕成全你。”
他赐下金银田地,准她离宫。
沈清瑜磕了个头,转身离开,没回头看一眼。
她知道,这一步,是她给自己找的出路。
她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上小荷,告别了清秋苑的老槐树,告别了宫里的红墙绿瓦。
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她抬头看天,阳光刺眼,她却觉得心头一轻,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沈清瑜回到桃花村,买了块地,盖了座小木屋。
屋前是片桃花林,粉粉嫩嫩的花瓣随风飘散,屋后有条小溪,水车吱吱呀呀地转,声音听着就让人心安。
她换上粗布衣裳,头发随便挽个髻,整天在田里忙活。
种菜、浇水、除草,汗水滴在泥里,她却觉得比在宫里吃山珍海味还舒坦。
阳光洒在身上,泥土的味道钻进鼻子里,她蹲在田里,咧嘴笑:“娘,这才是我想要的日子。”
她想起宫里的日子,像一场大梦,如今梦醒了,她终于找到了家。
村里的日子简单又热闹。
她种了菠菜、萝卜,还养了几只鸡,早上起来捡鸡蛋,咯咯叫的母鸡围着她转,逗得她直笑。
晚上,她炖个鸡汤,香得隔壁王婶直跑来蹭饭。
王婶五十多岁,嗓门大,爱说笑,脸圆得像个大饼,每次见沈清瑜都嚷:“清瑜丫头,你这手艺,宫里那些御厨都得下岗!”
沈清瑜笑得肚子疼,回道:“婶子,您可别夸了,我这鸡汤还不是跟您学的?”
王婶一拍大腿:“哟,那我可得收你做徒弟!”
她端着碗,喝得呼噜呼噜响,还不忘八卦道:“听说隔壁村的二愣子偷了谁家的猪,笑死人了!”
沈清瑜听着,觉得这村里的八卦,比宫里的阴谋有趣多了。
她还学会了做桂花糖,用自家院里的桂花,甜得小孩子抢着吃。
村里的娃娃最爱围着她喊“清瑜姐姐”。
一高兴她就分糖,偶尔还教他们识字。
有个叫小宝的胖小子,六岁,脸圆得像包子,笑嘻嘻地说:“清瑜姐姐,你比我娘还好!”
沈清瑜捏捏他的脸道:“小馋猫,糖吃多了牙要坏!”
村里人听了都笑,觉得这从宫里来的姑娘,咋一点架子都没有。
她还教小宝认了几个字,小宝拿着树枝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得意地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