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木门。
他们把能省的都省了,灯泡换成5瓦的,热水分时段烧,洗衣服手搓,连牙膏都只买特价装。
但他们都觉得——挺好。
只不过这种“挺好”没能维持太久。
——第一波麻烦是从社区来的人开始。
有人举报这栋老楼群有“前科人员聚集”,排查名单上,赫然有马自立的身份证号。
那天傍晚,居委来人敲门,说要“例行了解情况”,语气不重,但看人的眼神像是在做笔录。
马自立没反抗,全程配合,只说了句:“我刚出狱,没惹事,也不打算惹。”
对方走后,小念拦住他:“你不用解释。”
他摇头:“但我想让你看到,我不是以前那个‘怼到底’的人了。”
——第二波更猛。
书店老板接到一通匿名电话,说“你们店请的那姑娘,男朋友是前科犯,别带坏了学生。”
第二天下午,小念被叫到办公室,老板语气无奈:“小杜,不是我不挺你,你也知道我这店靠的是学生口碑……”她理解,但听到这话,还是愣了一下。
“行,我这周结完工资就走。”
那晚她回家,坐在床沿没说话。
马自立给她打热水、热饭,她都没动。
他坐在她旁边:“我是不是拖累你了?”
她抬头看着他:“你不是拖累,你是现实。”
“那你还要现实吗?”
“我不光要,我还得一起扛。”
——第二天,她改了路线,不再去旧书店。
她站在街头,看着不远处一处新开的社区工作室,门口挂着“青少年心理陪伴志愿招募”。
她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
《我等的人,坐过牢》第二十六章:这次换她出头社区工作室的人原本以为来的是普通应聘者,结果一看简历,夜校优秀学员、县专项方案贡献人,顿时另眼相看。
“你做过提案?”
“做过,也辞过。”
对方一愣:“为什么?”
“因为想做点干净的。”
她没说更多,对方也没多问。
第二天下午,她就坐在活动室,带五个初中生做情绪卡牌引导。
从头到尾,没有人问她“背景”,也没有人提起“林至恒”。
她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马自立也没闲着。
他白天继续在物流点干活,晚上兼职跑腿。
一天三顿饭,三小时睡眠,一身汗,一堆破皮的指关节。
但他不说累。
他只看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