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远抱着染血的账本冲出豫园,怀中的胶卷与金条硌得生疼。
慧明在巷口接应,她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轻声说:“重庆回电,代号‘米浪’的行动即将启动。”
三个月后,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阿远站在焕然一新的福记米行前,将最后一碗肉埋饭摆在供桌上。
袅袅热气中,他仿佛又看见林秀贞系着蓝布围裙的身影,听见她笑着说:“这肉啊,藏得越深,越香。”
而在重庆的档案馆里,一份绝密档案的扉页写着:所有黄金已悉数追回,参与行动的“鸢尾花”们,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第六篇.薪火相传1946年深秋,上海街头飘着零星细雨。
阿远撑着油纸伞,在弄堂口停下脚步。
褪色的门牌“福记米行旧址”旁,新开了家“留香文具店”,橱窗里摆放的钢笔铜杆上,隐约刻着鸢尾花图案。
“老板,要包桂花糖糕。”
阿远将油纸包放在柜台上,里面裹着卷微缩胶卷。
慧明从账本后抬起头,她剪短了头发,耳后新添的刺青与周太太如出一辙——那是军统重新启用的联络暗号。
突然,玻璃橱窗轰然炸裂。
数名便衣特务举枪冲进来,为首的正是曾在码头交过手的日本浪人小林。
“中国人总爱藏东西。”
小林用生硬的中文冷笑着,刀尖挑起慧明的下巴,“黄金、情报,还有......”千钧一发之际,隔壁裁缝店的老板娘抄起剪刀扑过来。
阿远认出那是曾经在纺织厂共事的同志,她的剪刀精准刺向特务手腕。
混战中,慧明抓起墨水瓶砸向吊灯,浓稠的墨汁混着玻璃碴飞溅,遮蔽了敌人的视线。
“从密道走!”
阿远拽着慧明冲进储物间。
暗门后,地道里堆满成箱的进步刊物。
他们在污水横流的管道中狂奔,头顶传来特务们的叫骂声。
慧明突然停下,从墙缝里抠出块发霉的米糕——那是三年前豫园地窖里老周留下的遗物。
“真正的账本......”慧明摩挲着米糕,突然发现糕点边缘有细小刻痕。
借着应急灯的微光,他们拼凑出一串神秘数字——竟是中央银行金库的坐标。
当夜,阿远混进中央银行的清洁队。
他推着垃圾车,在走廊尽头的消防栓后发现暗门。
密码锁的转盘上,赫然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