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抚过抽屉深处泛黄的信封,邮戳上 “2012 年 12 月 25 日 云川市” 的字样已经晕染,像一滴干涸的泪。
十二年前塞进告别信里的白玉发簪,此刻正静静躺在他掌心,冰凉的触感让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天下午,苏晴的消息来得突然:“来听雨桥吧,有些东西该还给你了。”
林阳握着信的手微微发抖,打车穿过大半个云川市。
车窗外的梧桐树抽出新芽,而他仿佛还能看见十二年前那个暴雪封城的夜晚,年幼的自己攥着信件在寒风中奔跑。
听雨桥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苏晴站在桥中央,手里同样拿着一个褪色的信封。
“我妈上个月收拾老房子发现的。”
苏晴声音很轻,将信封递过来时,林阳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戒指闪着微光。
他接过信,发现封口处的火漆印完好无损,日期却刺痛了眼睛 ——2012 年,那时他已经在津海读大学,而苏晴还在为工作奔波。
“原来它到过津海。”
林阳苦笑,指腹摩挲着信封上母亲娟秀的字迹,“只是被退回了。”
苏晴低头不语,发梢的枫叶发夹在风中轻轻晃动,和记忆里教他转笔的那个午后重叠。
两人在桥边坐下,将两封信摊开在膝头。
林阳的信里,稚嫩的笔迹写满了对未来的期许:“等我们长大,一起去看北方的雪”;而苏晴的信,是用她父亲遗留的航空信纸写的,边角已经卷起,字里行间透着少女的羞涩:“其实那天转笔,我是故意教你的”。
“真可笑,我们用了十二年才收到对方的心意。”
苏晴突然笑出声,眼中却泛起泪光。
她掏出打火机,火苗窜起的瞬间,两封信缓缓卷曲、变黑。
林阳看着火焰吞噬那些未说出口的话,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在烤鱼店,苏晴说的那句 “我们错过的,从来不是时间”。
蓝烟袅袅升起,与桥下的河水相映成趣。
林阳从口袋里掏出白玉发簪,递给苏晴:“物归原主吧。”
苏晴却摇头,将发簪轻轻插进他的衣领:“留着做个纪念,毕竟它见证了我们整个青春。”
风掠过江面,掀起苏晴的衣角。
林阳望着她,突然觉得此刻的释然比遗憾更让人刻骨铭心。
十二年前那场暴雪阻断了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