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泡着陈阿姨送的枸杞。
一切刚上轨道那天,前台的快递员敲了敲玻璃:“林女士,您的挂号信。”
信封拆开,林简的手指突然发颤。
“关于XX路片区旧城改造的通知”几个字刺得眼睛疼。
她抓起外套往外跑,风掀起桌上的会员档案,那张王伯的药点纸页飘起来,轻轻落在顾明远的保温杯旁。
市政府大楼的玻璃门映出她急促的脚步,她攥着通知,喉咙发紧。
得去问问,得保住这个,顾明远用半条命暖起来的家。
10林简撞开市政府玻璃门时,额角还沾着跑急了的汗。
前台小姑娘刚要拦,她把拆迁通知拍在大理石台面上:“找王市长。”
市长办公室门开时,王市长正揉着眉心。
他接过她攥皱的通知,扫了眼落款日期:“昨天刚发的。”
“能不拆吗?”
林简喉咙发紧,“那是顾明远用命暖起来的地方。”
她把健身馆的事倒豆子似的倒出来——王伯的药点,韩晓的姨妈期,陈奶奶的微信教程。
王市长放下文件,目光软了些:“我理解。
但片区改造是规划局定的,涉及交通、民生,不是我一句话能改的。”
他顿了顿,“不过,如果能找到个既能保建筑又不耽误发展的方案……”他抽出张名片推过去,“赵律师,搞旧改法律的。
你找她问问。”
赵律师的办公室有股咖啡味。
她翻着林简带来的会员档案,突然停在那张泡过水的药点纸页上:“这能当证据。”
她抬眼,“知道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吗?
健身馆要是能评上‘社区文化记忆点’,拆迁流程能缓。”
林简攥紧包带:“怎么评?”
“证明它承载了不可替代的公共价值。”
赵律师抽出钢笔,“会员故事、老照片、活动记录,越多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健身馆成了资料收集站。
王伯翻出压箱底的相册——顾明远扶他做康复训练的照片,边角都磨毛了。
韩晓把去年圣诞活动的视频刻成盘,画面里顾明远举着圣诞老人帽子笑。
陈阿姨带着老姐妹抄会员手写的感谢卡,字迹歪歪扭扭:“小顾比亲儿子还贴心”。
签名请愿那天,王伯柱着拐杖第一个来。
他颤巍巍按红手印:“我这把老骨头,就想再在小顾的馆里走两步。”
韩晓举着牌子站在路口,发梢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