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创世书人!手机版

创世书人 > 其它小说 > 发绳

发绳

白菜菜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发绳》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白菜菜”的原创精品香兰赵青竹主人精彩内容选节:我跟赵青竹是换亲订的婚当时说他姐嫁我我嫁给他是个吃钱的读书需要我家勒紧裤腰带村里都笑我家可五年他高中成了香饽人人又都说我配不上1我哥从小就爱跟在香兰姐屁股后面可香兰姐说她要养弟二十五岁之前不嫁二十那真是很老很老的姑娘其实就算她不十里乡也没人敢娶在乡亲们嘴她的弟弟会吃每月光纸笔花销就要好几百顶半个我哥的工钱如果将...

主角:香兰,赵青竹   更新:2025-06-10 09:04:5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跟赵青竹是换亲订的婚约。

当时说好,他姐嫁我哥,我嫁给他。

他是个吃钱的读书人,需要我家勒紧裤腰带供,村里都笑我家傻。

可五年后,他高中成了香饽饽。

人人又都说我配不上他。

1

我哥从小就爱跟在香兰姐屁股后面转,可香兰姐说了,她要养弟弟,二十五岁之前不嫁人。

二十五,那真是很老很老的姑娘了。

其实就算她不说,十里乡也没人敢娶她。

在乡亲们嘴里,她的弟弟会吃钱,每月光纸笔花销就要好几百文,顶半个我哥的工钱了,如果将来再去县里读书,那得好几个我哥才养得起。

一个才十岁出头的小娃娃,谁知道他能读成什么样?更何况,我们乡下人,跟村头的老童生学几个字已经了不得了,几辈子都没见过一个秀才。就那个老童生,还是几十年才考中一个,考中了也穷得叮当响。

可我哥就这么跟香兰姐耗着,家里的活他干,赚的钱也大部分孝敬爹娘,就是给他介绍媳妇儿,谁来都不点头。

耗到二十岁,娘发了大脾气: 你个不孝子,你就是想等那丫头到二十五,你眼里只有女人,还有没有你爹娘?你这是想让家里绝后啊

我哥任打任骂,但问到最后,还是笑嘻嘻一句: 我赚钱养家了,您可不能说我不孝,再说二十五咋了,到时候我们照样能生娃娃。

我在旁边默默地骂他不要脸,他去找香兰姐都是我把风的,人家可连一文钱都不肯收他的,从没应过他呢。

香兰姐不应,爹娘却被逼得松了口,娘去找香兰姐,我喜欢香兰姐,怕她被为难,就偷偷跟着。

只见娘扭扭捏捏地说了想结亲的心思,香兰姐却一口拒绝道: 婶子,这门婚我不能应,你也知道,我是要供小弟一直读下去的,嫁了人,就由不得我自己了。

我娘咬咬牙说: 这事村里谁都知道,我既然来了,我们家就做好了跟你一起供的准备,谁让我那个儿子是个不争气的死心眼。

香兰姐不可置信地愣了一会儿,可还是摇摇头道: 我供我小弟是应该的,可我不能把好好的旁人家也拖下水。我打听过了,去县里读书,一年七七的费用就要十五两,谁家也禁不起我这么耗。

我掰了掰手指头,十五两,可真贵啊,哥去年累死累活只赚了七两银子,娘藏钱的匣子我也看过,我家全部家当才三十几两,都不够他读两年的。

娘一听这个数字,泄了气,不死心地问她: 这么多钱,你就是再想供,可怎么供得起?

香兰姐垂下头: 卖了房子和地,我再去县里找份工,总有办法撑几年。

娘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转身往家走,我却看见香兰姐从脖子里掏出一个怪模怪样的石头片红了眼。

那是我哥唯一送出去的礼物,因为它不值钱,是哥用河边的石头自己磨的,所以香兰姐才没有退回来。

我哥那个傻子,竟然不是单相思。

2

回了家,哥不在,娘不甘心地对爹说: 是个好姑娘,要是嫁过来再告诉我们花费,咱不供也得供,难得臭小子眼光好一回,可咱家揽不起这个活儿啊。

即便这样,也没有人起心思叫香兰姐别供了,村里上到十岁的老太太,下到七岁的毛娃娃都知道,香兰姐父母死那年,她叔叔婶婶就想把她卖给人做妾,是才九岁大的赵青竹趁夜逃跑,去隔壁村拽来里长,拿出一张纸吼道:

大昭律父母双亡的男子,最小九岁可做户主,我才是我家的一家之主,你们今天要是不拦住他们卖我姐,我就告到县里去,连你这个里长一起告

村里人不懂律法,里长本来也没打算管这说不清的事,可这么一闹,里长怕了他要找人拼命的样子,也怕那张纸上的条律是真的,县里真的撸了他的官,只能瞪着眼警告他叔叔婶婶,赵青竹家的东西都是赵青竹的,如果他们敢贪,就报官把他们抓起来。

吓住那对黑心夫妇,赵青竹第二天就走了老远老远的路,真的去县里换回了他做户主的户籍。

他们是情分这么深的姐弟,没人有那个脸叫香兰姐不管弟弟。

听懂娘的不甘心,爹看了看我说: 其实加上芽儿的嫁妆,也不是供不起。

芽儿是我的名字,听见我爹叫,我挠头道: 哥哥娶媳妇儿,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爹笑了笑: 好芽儿,你觉得青竹哥哥怎么样?

那年我十二,家里惯着,许多事都半懂不懂,便老实道: 很好啊,又白又干净,就是天天窝在家里看书,也不跟我们玩儿。

听我说完,爹娘就数了十个鸡蛋出门,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他们去找了赵青竹的师父,那个胡童生,问他赵青竹读书到底怎么样,老童生拍着胸口自信道:

我这个弟子,以后最次也得是个秀才公,我也不瞒你,我一文钱束脩都没收过他的,就图个师父的名,你看着,往后肯定有我的好。

那副笃定的口气,让我爹一跺脚下了个决定,他要跟赵家换亲,香兰姐嫁给我哥,我们一家一起供她弟,可不管赵青竹以后有多大的出息,他都得娶我。

3

我不知道爹娘是怎么跟香兰姐谈的,等小伙伴们全都挤眉弄眼地来笑话我要给赵青竹做媳妇儿时,家里已经什么都买好了,就等着抬香兰姐进门了。

给人做媳妇儿,我大概知道是什么,就跟爹娘一样,一口锅里吃饭,一个屋子睡觉,娘生气了爹得哄,哄好了就能生出哥哥和我,可我才十二岁,自己还是个孩子,才不要当人家娘。

我吓得脸都白了去找赵青竹,他看我要哭不哭的样子,轻声问我: 你很讨厌我吗?我对你好一辈子也不行?

他的脸有点红,眼睛有点认真,让我也犹豫起来,小声确认道: 一辈子?像我爹对我娘那样吗?

他重重点头: 嗯,像叔跟婶那样,只要你哥对我姐好,我就千百倍地对你更好。

原来是为了香兰姐,那我信他的话,既然要过一辈子,我忍不住问了一个好奇很久的问题: 赵青竹,你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明明大家都不读,其实只要你不读了,香兰姐的日子就不用这么苦。

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从这里走出去,也带阿姐走出去。柳芽,我同意这件事,不是为了让你家供我,是你哥这个人过了我这关,我以后可以给阿姐找到很富贵的人家,可未必能找到这么真心的了,就为这个,我会带你们家一起走出去。

那天他的脸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让我记了好久,我兴奋地围着他道: 走出去,是走去县里吗?我们能住县里,那我也能跟城里小姑娘一样穿得漂漂亮亮吗?

县城好远,我长这么大,爹娘只带我去过一次。娘还说我的福气已经很好了,她做姑娘的时候,要嫁人前外公外婆才带着她去了一趟,买了根铜簪作嫁妆。那根簪子,娘悄悄说,要留给我作念想,她给香兰姐买新的。

去时我十岁,过去两年我都还记得,城里的街道很干净,铺子门口都是香香的味道,我多站一会儿娘都要拉我走,说扰了人家做生意要被骂,但那些跟我一般大,穿得粉粉嫩嫩的小姑娘,就敢牵着家里人的手走进去。

我说得很高兴,可赵青竹脸上的表情却傻掉了,他愣在原地好久,然后也笑起来,是那种像我们一样小孩子的笑,在他脸上很少见,他从前总是跟刚刚说那话时一样,小大人似的老气横秋。

笑完了,他跑回房间,拿出一本书,递给我道: 我们芽儿真聪明,饭要一口一口吃,好,那我们就先去县城,但是去之前,先把这本书学会好不好?城里的姑娘可都识字。

4

那是很旧的一本书,字也很稚嫩,是他手抄的第一本书,叫《千字文》,我一天学堂也没上过,他就从天地玄黄的天字开始耐心地教。

赵青竹读书很刻苦,他每个时辰要干什么都是早定好的,于是他就用吃饭后原本午睡的时间来教我。

那半年,香兰姐已经嫁过来了,他自然也在我家吃,我们总是飞快地吃完,挪到旁边的小桌子埋头苦学,学半个时辰,他能给我布置一下午的作业。

我野惯了,没几天就觉得受拘束,可在我想放弃前,我听见爹和娘晚上偷偷地说话。

爹摸着我放在桌上的书跟娘编排我: 都是你宠的,这么珍贵的东西也不知道拿到房间放好,简直白辜负青竹这份心。我还怕他们以后说不上话,想着要不要让芽儿也跟胡童生学两年,可青竹自己就把这事办了,自己有本事,还拉着咱闺女上进,是个负责任的样子。

娘笑着接口: 可不是嘛,香兰说那本书她也会,她来教,青竹还不要,这是想跟咱芽儿多待待。待久了好啊,久了才能在他心里存下影子。你看老大,稀罕他媳妇儿那么多年,娶回来多知道疼人。

不过香兰也是个好样的,就那本书,我看她也抄过一本,正在教老大读呢,这门亲结的,除了费钱,可真是哪儿哪儿都好。

提到钱,爹苦了下脸: 是啊,就是费钱,不费钱也轮不着咱了。不废话了,赶紧回房睡觉,明天还得接着赚这愁死人的钱。

等他们走了,我把那本书抱回房里,原来教我识字,是他想把好东西给我啊,还必须亲自给,那既然是好东西,我可不能吃亏不学。

5

赵青竹说我很聪明,那本书比他阿姐学得快,等我全学会时,我却希望自己别那么聪明,因为他要走了。

嫂子哄我说,他去县里读书虽然不能常回来,但现在我会写字了,可以给他写信,他也悄悄告诉我,胡童生是他师父,答应了要接替他教我。

临走那天,赵青竹严肃地对我说: 芽儿,往后每个月一封信,你得仔细告诉我学了什么,这是我们的约定,做人要言而有信。

我点头点得很郑重,可之乎者也真的很无聊,那些书跟识字不一样,胡童生只让我背,又不像赵青竹一样能讲出很多有趣的故事,他还理直气壮地说考科举,背会了是基础,他只是个童生,如果能讲典故,那早就考上秀才了,才不回村。

他诚实,我也诚实地撇撇嘴: 可我以后又不考科举,背会了能有什么用?

可怜他一把年纪被我气得胡子直翘,气了两天,又从家里翻了本三从四德的书出来,扔到我面前说: 是我忘了,你是个女娃娃,不考学。这是我第一次当爹那年买的,想着要生个女孩儿,就教她念这个,可惜这辈子都没生出姑娘,就便宜你了。

那本书可真是好家伙,我看了三天,气得冒了三天火,难怪没有闺女敢投胎到他家。按那里面讲的,我娘和嫂子这种会拧丈夫耳朵,家里大事能做主的娘子,得拉去浸猪笼,后来实在气不过,我真把它扔河里浸了猪笼。

娘追着我打了好几天,边打边骂道: 你个败家玩意儿,那是纸,扔灶膛里生个火也比扔河里听个响好啊。

嫂子捂着嘴偷笑,私下里却告诉我: 娘那是打给胡童生看的,毕竟人家是好心,其实她才不想你学这些,做女子学这些,只有吃亏的份。

我藏不住话,就把这些烦恼都写给赵青竹听,问他如果我不读书了,他会不会很生气。

这次他隔了好久才给我回信。

我们的信,都是托隔壁村再隔壁村的货郎转交的。那个货郎每月初一十五要去城隍庙附近摆摊,学堂离庙不远,给一文钱,他顺脚的事。

我问货郎: 他瘦了吗?

货郎挠挠头: 我一个大男人,哪能注意到他瘦没瘦?不过眼睛下面倒是有两个大乌青,一看就是有烦心事睡不着。

听完我更忐忑了,咬牙打开信,他工整地写着: 芽儿安,家中诸人安。你的烦恼我已知悉,初时的确不解,写了数张纸想告知你读书之益处。可今早突然想通,龙生九子,亦各有不同,何况你我,读书是我之志,未必也要是你的。书本的交流可以暂停,但每月一封信不可停,哪怕只是告知我,你今日对着一朵花发呆也好。

他写给我的信会尽量浅显,可这一封最让我高兴,他不怪我,还愿意听我每日都在干什么。

我便细细地写,从小到大,我最爱种东西。小时候力气小,就在院子里挖坑种花种草;现在力气大了些,就扛着锄头每天跟我爹跑田埂,跟我娘打理菜园子。

这些都是很琐碎的事情,我怕自己忘记,就跟货郎买了最便宜最便宜的那种纸,然后用小树枝烧成木炭,每日都记下来,把其中最有趣的几天寄给赵青竹当信。

6

书塾的课业很重,他一年只能回来一两趟,其中有一趟还是秋收,他得下地帮着干活,干累了,就翻那些我没寄出去的随笔,一张一张珍惜地看,那些日子,我看嗡嗡嗡的苍蝇都顺眼了。

尤其是嫂嫂生远程和远馨的时候,他都在家待了半个月。

可十五岁往后,他连过年都不回来了,他的先生很看重他,亲自来家里跟嫂子说,他该寸阴必争地学习,早日读出来,才是对家里最大的贡献。

他长久不回来,村里渐渐多了闲话,赵青竹那个缺德的婶婶,在我家院子里吐着瓜子壳说风凉话道:

你们家这么勒紧裤腰带地供他,现在一年都不回来一趟,怕是早读不下去拿着你们的钱在外面快活呢。就算万一运气好考中个啥,到时候还能看得上你家柳芽?

那就是个小白眼狼,当初我们要把香兰送去富贵人家享福,他就是怕没人供他,才搬出那些条律吓唬人。

我哥一把大扫帚打上去: 享福?你说你送我媳妇儿给个老头做妾叫享福?我今儿非把你打趴下送过去享享这福。

赶走了这个一贯的恶人,其他风言风语的碎嘴子却不会上门说,让你打都打不着,我便除了地里,不太爱出门去其他地方了。

在家里窝着窝着,整日看那些自己写过的东西解闷,我突然发现,里面好像藏了个了不得的大秘密。

我不像我爹是个种田的老把式,就爱瞎试一些新东西。

今天把我自己捣鼓的肥倒在他的肥里搅拌搅拌,明天把他定好的苗跟苗之间的距离再挪一挪,爹气得跳脚要打我,最后还是舍不得,只能把家里最差最小的那块地交给我折腾,说种不出来,明年就老实听他的。

那块田不大,所以每一行我都换不同的花样折腾,那些随笔里,我详细记录了这些折腾。最近秋收,我每行麦子都分开称收了多少粮食,大部分还是跟普通下等田收成一样,可有几行,算下来跟我爹种的那几亩上等田差不多。

靠脑子记,我是记不住当时随性对那几行麦苗做了什么的,但现在翻看这些随笔,我好像隐隐约约捉住了一些增收的窍门,我拿木炭在纸上画了又画,惊喜地发现对它们做的事真的有共同点。

7

拿着那张纸,我激动地去找我爹,如果真把家里的下等田种得跟上等良田收成一样,每年能多赚好几两银子。

一家子坐在桌前听我讲完,每个人都喜上眉梢,可爹仍顾虑道: 万一那几行苗,就是运气好,跟你咋种的没关系呢?

娘也皱起了眉头,但仍然习惯性地维护我说: 运气运气,你种这么多年咋没有这种运气?

嫂嫂一捅哥哥的腰,哥哥立刻表态道: 爹,要不这样,咱把家里的田分两半,一半你跟娘还按老方法种,一半我们两口子跟着小妹,试试她的法子,万一能行呢?

少数服从多数,银子在前面吊着,爹到底还是同意了冒这个险。

可我小小的脑袋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它在想更多更新的点子,就算我晚上命令它睡觉,它也不听我的,就这么想啊想,我又写了好多纸。

我跟爹娘说,那块田今年还得留给我,这次我要从种子就开始改良。

嫂子心疼我老是熬夜,便问我: 好芽儿,你是不是怕闲下来想青竹,所以才把自己逼得这么紧?

我摇摇头,眼睛晶亮道: 不,嫂子,是我也有自己的志向了。

从前看赵青竹读书,我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大的毅力和坚持,可若换成种田,盼望自己给家里种出更多的粮食,我突然就懂了。

如果读书是他的志向,那种田就是我的志向。

这种欢喜把我的心胀得满满的,我不想写信告诉他,我想等他回来,亲自领着他看,当着他的面说。

他上封信写了,明年就要下场去考试了,一定会带着功名回来见我们。

可翻过年又一次秋收,家里的粮食大丰收,连我试着改良的种子都有了大进展,他还是没有回来,我们等来的,是一辆好漂亮的马车。

8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