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被嫌弃的对象。”
新加入的赵琴,曾是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
全球经济下行,外企大规模撤资,她所在的部门首当其冲被裁撤。
赵琴的丈夫在几年前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后人间蒸发,只留下她和患有自闭症的女儿相依为命。
女儿每月的康复治疗费用高达上万,失业后的赵琴,只能将女儿送到条件简陋的托管所,自己白天四处奔波找工作,晚上在便利店做兼职。
可微薄的收入,对于庞大的开支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老周,已经 58 岁了,在一家印刷厂干了三十多年,厂里设备更新换代,他这个只会传统印刷技术的老工人,成了被淘汰的对象。
老周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儿子又因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那点工资维持。
失业后,老周每天天不亮就去劳务市场等活,可根本没人愿意雇佣他这么大年纪的人,他只能在街边捡废品换钱,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倾诉着心中的痛苦与绝望,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积压在心底的负面情绪,全部宣泄出来。
在这个小小的咖啡馆里,他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
在这里,他们不用再强装坚强,不用再掩饰自己的脆弱,因为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痛苦。
然而,倾诉过后,大家又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现实的困境依旧摆在眼前,无论他们如何抱怨、如何宣泄,都无法改变这残酷的现状。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滴敲打着窗户,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命运叹息。
第五章:虚妄的微光就在大家陷入绝望的深渊,感到无助与迷茫时,其中一个叫李华的人突然说道:“虽然我们现在都很困难,但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自由职业的机会,比如做自媒体、写小说、做设计,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在网上接单赚钱。
我们为什么不试试呢?”
听到这话,大家的眼中都闪过一丝希望的微光。
林晓眼前一亮,说道:“我对写作还挺感兴趣的,之前也写过一些文章,或许我可以尝试在一些写作平台上投稿。”
陈宇也若有所思地说:“我在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