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去攻克的领域。”
凌霄在远航投资的内部会议上指出,“谁能率先突破这个瓶颈,谁就能在源晶应用端获得巨大的优势,甚至颠覆现有的能源格局。”
他从速能科技和瀚海星航的利润中,拨出了一笔巨额资金,成立了一个名为“晨曦实验室”的秘密研发机构。
他通过各种渠道,高薪聘请那些在源晶物理、材料科学、能量工程等领域郁郁不得志,或者被三大巨头排挤打压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些人中,有理论功底扎实却苦无经费的老教授,有想法天马行空却被斥为异想天开的年轻博士,也有在巨头公司内部因为触动了某些人利益而被边缘化的技术骨干。
凌霄给了他们最优渥的科研环境,充足的经费,以及最重要的——绝对的信任和自由的探索空间。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烧多少钱,我只要一个结果:三年内,将源晶的能量存储密度提高百分之五十,转化效率提高百分之三十。”
凌霄对晨曦实验室的负责人,一位因坚持“量子纠缠储能”理论而被主流学界排斥的天才物理学家秦明说道。
秦明激动得浑身颤抖:“凌总,如果您说的是真的,并且能持续投入,我有信心,我们不仅能达到您的目标,甚至能超越!”
“我相信你。”
凌霄的眼神坚定,“我不仅给你钱,我还给你我的‘行事准则’。
我希望晨曦实验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研发机构,更是一个践行高效、透明、以成果为导向的创新组织。”
他将自己总结的,融合了前世经验和今生感悟的“行事准则”初稿,交给了秦明。
其中包括:拥抱现实,追求真理;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在团队内部);打造允许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的文化;让创意择优而胜,而非基于权力和职位;等等。
这些准则,在当时的蔚蓝星商业环境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有些理想化。
但秦明和那些被凌霄聚集起来的“失意者”们,却如获至宝。
他们厌倦了巨头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论资排辈,渴望一个纯粹的,能够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晨曦实验室如同一个黑洞般吞噬着资金。
远航投资的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了这个无底洞中。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