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刺耳的汽车鸣笛。
如今这喧闹人间,终是让苏绣找到了新的归处。
第六章:璇玑天光敦煌的烈日将鸣沙山晒成金箔时,沈清欢正跪在莫高窟第220窟的脚手架上。
修复灯冷白的光束里,北宋刺绣幡帐的破损边缘微微颤动,她屏息将银针探进千年丝缕的间隙,针尖挑起的却不是丝线——半片贝壳残片闪着虹光从幡角滑落。
“这是……”同行的文物专家老周凑近放大镜,“螺钿工艺出现在刺绣上?”
沈清欢用镊子夹起贝壳片,对着阳光转动。
虹彩中忽现细若蚊足的刻痕,她心脏猛地揪紧——这分明是沈家独有的防伪云纹!
幡帐破损处露出夹层,轻轻一抖,簌簌落下十数枚铜钱大小的绣片,每片都绣着《璇玑图》残句。
手机在防护服里震动,唐雨柔发来紧急消息:“意大利展出的《降魔图》被检测出现代化纤材料,外媒说是我们做局!”
修复室忽然断电。
沈清欢攥着绣片贴墙而立,听见黑暗中传来窸窣声。
紫光灯倏地亮起,三个黑影正将幡帐往麻袋里塞,她甩出针灸包里的银针,针尾系着的螺钿丝在紫外线下如流星划过。
“小心!”
老周抡起工具箱砸向歹徒。
混战中沈清欢扑到工作台前,抓起修复用的金疮药泼向幡帐——药水触到绣片的刹那,《璇玑图》残句突然泛起荧光,拼成幅完整的河西走廊舆图!
警笛响彻戈壁时,沈清欢正在救护车上给老周包扎。
他摊开染血的手掌,露出攥着的绣片:“这是从领头那人身上扯下来的……”绣片上歪斜的云纹旁,赫然绣着数码工厂的商标暗纹。
七日后,璇玑绣院的水榭挤满中外记者。
沈清欢展开那幅历经风沙的幡帐,修复好的降魔金刚衣袂间,用针灸穴位图绣着整部《金刚经》。
她举起紫外线灯,经文字迹在紫光中重组成河西舆图,某处标红的洞窟正是当年沈家先祖避祸之地。
“这才是真正的经纬书绣。”
她将绣片放入防弹展柜,柜门闭合时自动投影出全息讲解——每个穴位点开都是段针灸刺绣教程。
意大利策展人突然冲上台,举着检测报告大喊:“这上面有现代胶水成分!”
沈清欢轻笑一声,从唐雨柔手中接过瓷瓶。
液体泼在幡帐刹那,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