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东吴虎视眈眈,曹魏也可能趁机南下,如同两只饿狼,随时准备扑向受伤的猎物;内部,人心惶惶,百姓对蜀汉的未来充满担忧,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迷茫之中。
而这一切的重担,此刻都落在了诸葛亮一人身上,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独自承受着风雨的洗礼。
回到成都后,诸葛亮立刻投身于蜀汉的复兴大业。
他整日整夜地忙碌,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
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照进房间,他便已起身,翻阅各地送来的文书;深夜,万籁俱寂,他仍在烛光下奋笔疾书,制定着各种复兴计划,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忘记了时间与疲惫。
我看着他日渐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
每一道新增的皱纹,每一丝变白的头发,都像针一样刺痛我的心。
我能做的,便是在他身边默默支持他,成为他最温暖的港湾。
我会在他疲惫时,为他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轻声劝他休息片刻:“孔明,身体是根本,你这样日夜操劳,如何能行?
蜀汉还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我温柔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心疼。
他会握住我的手,疲惫地笑道:“夫人,我怎能懈怠,蜀汉江山、陛下重托,皆在我肩。
如今蜀汉局势危急,我若不全力以赴,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又如何能给百姓一个安稳的未来?”
他的笑容中带着疲惫与坚定,那是对责任的担当。
我眼中含泪,说道:“我懂,你放心,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与你一同分担。
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照顾你的生活,我都会尽我所能。”
我紧紧握住他的手,仿佛要给他力量,让他知道他并不孤单。
为了帮他减轻负担,我开始协助他整理一些琐碎的事务。
我仔细核对账目,确保粮草、物资的供应准确无误,每一个数字都反复斟酌,不容有丝毫差错;我帮忙接待来访的官员,耐心倾听他们的汇报和诉求,详细记录下来,为诸葛亮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信息,让他能更好地了解局势;同时,我还密切关注着民间的舆论,努力安抚百姓的情绪,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对蜀汉的未来保持信心,就像在黑暗中为他们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
然而,复兴之路困难重重。
蜀汉的经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