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一个90后:重生后渣点怎么了苏磊苏豪

第13章

发表时间: 2025-05-21

“爸,你啥时候回来的啊?”

12月9号,周五!

又到了这个月的放假时间,一高的学生,一个月放假一次,每次放假两天。平时不放假的时候,周日下午不上课可以自由活动,但是晚自习得上。所以苏磊平时也是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苏磊坐公交车回家,刚走进院子,就看到自己老爸苏建伟正在院子里忙活呢。

看到苏建伟,苏磊也很是开心。重生回来后,自己还没见过自己老爸呢。和自己重生前相比,现在的老爸头发还没有白,身体还没有发福,看起来很精神。

苏建伟今年去了外地打工去了,收麦子的时候回来了几天,然后又走了。

“前两天回来的,你妈在屋里呢!”

苏建伟不善言谈,平时父子话也不太多。看着老爸在忙活着收拾院子,苏磊也没多说什么。老爸就这性格,你和他聊天,他也不知道聊啥。让他闷头干活行,让他坐下来跟你聊,真不行。

“妈,俺弟弟没回来?”

来到堂屋,看到老妈正在堂屋缝被子,今天天气好,王秀琴把被子拆了洗了洗,现在需要重新缝好,毕竟变棉花不能洗。

苏磊扫了一圈下意识问道,这都是习惯。大部分人都是回到家里,没看到谁就问谁。

“这周不回来了,说去他同学家去玩了。下周再回来……”

王秀琴连头都没有抬回应道,手上的动作不停。

“嗯……”

苏磊点点头,自己老弟这中专上的也很是潇洒。平时他们学校每周都双休,但是因为在郑州,距离比较远,老弟不是每周都回来,大多时间都是两三周甚至更长时间回来一次。

毕竟每次回来都要坐火车,来回折腾也挺麻烦的。自己老弟上学的那个中专知道,下了火车,坐公交车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对那个学校,苏磊印象不深。

但是学校旁边却有一个城中村,村里很热闹,苏磊只记得村子里的房子有好多都挂着红灯笼亮着小红灯。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等大了知道了,那片区域却早已拆除,苏磊为此还遗憾无比,要是早点懂事,就去看看了。

再说了,在学校比在家舒服多了。

特别是现在,冬天了,他们学校有暖气,回到家里冻得跟狗似得,在学校多舒服啊,有钱花还没人唠叨。

看着忙碌的爸妈,苏磊欲言又止,确实这事不知道该怎么说。

明天稿费就要到账了,但是这稿费确实有点多啊。

“算了,周日再说吧……”

苏磊心里暗自决定,周六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账,所以周日再去,周日肯定到账了。

“妈,我去俺爷家了啊!”

苏磊说了一句,离开了自己的院子。

“奶奶,爷……”

来到爷爷奶奶家,小院子不大,只有两间瓦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小小的院子不大却种满了菜。

爷爷奶奶虽然都七十多岁了,但是却不愿意跟着儿女住,再加上身体也硬朗,平时做个饭还是可以的。

而且爷爷奶奶家距离自己和二伯大伯家都比较近,也就几步路的事,一旦有事喊一声就行了。

苏磊来到卧室,奶奶坐在被床上用被子盖着腿,面前有一个簸箕,里面是花生,奶奶正在剥花生米。

爷爷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正在看电视。

“磊回来啦?冷不冷?坐煤火那暖暖,前两天你小姑来,拿的酥饼,我给你拿点……”

看到苏磊走进来,老爷子脸上带着笑容赶紧站起来走向屋子里的大衣柜,显然心情格外的好。

别看苏磊现在学习不好,但小学的时候学习还挺好的,而且人很聪明。

老爷子五个孙子,苏磊是最受宠的那个,其他孙子在老爷子面前,待遇完全没办法和苏磊比。苏磊刚会跑的时候,老爷子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去上班,这待遇,其他四个孙子,任何人都没有过,哪怕一次。

小时候受宠,现在依然受宠。

没办法,谁让苏磊是唯一一个上了高中的孙子呢。其他五个孙子,别说高中了,初中都没上完。现在,苏磊可是老爷子心里唯一的希望,老爷子做梦都想家里出个大学生。

老爷子三儿三女,也都是没什么文化,只有大伯上了初中,剩下的都是小学毕业,自己大姑甚至连学都没上过。

苏磊的老爸在家排行老五。

苏家在村里也是大户人家了,老爷子兄弟二人,还有三个堂兄,平时关系也都很好,而且都在村子里,算是人丁兴旺。

算起来,苏家在村里算是五门。

按照年龄,老爷子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亲大哥,也就是苏磊的大爷爷。

不过苏磊的大爷爷去世的早,苏磊都没见过。因为大爷爷去世的早,老爷子对大爷爷家很照顾。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在镇政府上班,每个月发了微薄的工资,都是直接分成两份,一份给大奶奶,一份拿家里。

因为这事,奶奶没少暗地里唠叨过。但是奶奶却不敢当着爷爷的面唠叨,爷爷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又是一家之主,奶奶怕他。爷爷生气了,谁都敢揍,自己老爸他们小时候经常被揍。

在家里,老爷子说一不二。

大爷爷哪一门,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比苏建伟年龄小,苏磊是喊叔叔的。

两个叔叔和老爷子也比较亲,毕竟大爷爷去世的时候,他们还小,家里有什么事,都是老爷子为他们做主。

不算其他三门,只算这两门,老爷子就有九个孙子。虽然人口兴旺,但是苏家真没读书人的料啊。

苏磊爸爸这一辈,大伯勉强上个初中,最后当了兵。二伯和老爸都是小学毕业,没什么文化。大姑没上过学,小姑小学没上完,二姑还行,上了个卫校,在镇医院上班。

而大爷爷家的五个孩子,也都没什么文化。

到了苏磊这一辈,九个孙子,两个孙女加起来十一个人,也就苏磊勉强混了个大专,其他人真的是连一个上高中的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苏磊在老爷子面前受宠的原因,他们这一代老人,就希望自己家出一个大学生。

不过苏家的家风很好,虽然晚辈没出息。但是老爷子他们这一辈,可都不是简单人物。

苏磊的大爷爷,虽然去世的早,但是去世前在部队里是雷达兵,也是很有能力的。

苏磊的爷爷,在镇政府上班,退休前也是二把手了。

苏磊的三哥堂爷爷,一个在烟草局上班,一个是小学校长,另一个在县里磷肥厂是个领导。

现在大爷爷不在了,老爷子就是家族里当家人,三位堂爷爷家有时候有什么事情,还需要听爷爷的意见呢。

不过老爷子是一个性格很倔的人,几个孩子,他都没安排工作。用老爷子的话来说,一个个屁的文化都没有,怎么安排啊。

老爷子当国家干部很早的,是典型的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不占国家便宜,用老爷子的话来说,他那个时候,干活都是当官的先上。当初老爷子带着人挖河,都是身先士卒。

因为这种执拗,老妈他们也没少暗地里唠叨老爷子,说老爷子傻。人家当官都把自己的子女安排了,就老爷子当官没安排人。

傻不傻苏磊不知道,但是苏磊知道,爷爷和奶奶可能正因为心里坦坦荡荡,所以才活的通透,最后活到九十多。而老爷子的那些同事,好多现在都已经走了。

苏家穷,但是家风好,兄弟从不闹别扭。在苏磊的记忆里,自己老爸和大伯二伯,从来没有吵过架,也没拌过嘴。

虽然老爷子也会偏心,偏二伯,老妈有时候也会暗地里埋怨,但都是一些唠叨罢了,从没有和爷爷奶奶正面说过。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穷点不可怕,家庭不和睦才可怕呢。

对比村里的杜家,人口也兴旺,兄弟足足七个,但兄弟七个却经常打架,让村子里看笑话。

“爷,你坐着冷不冷啊?”

苏磊看着老爷子从柜子里拎出来酥饼,忍不住问道。

“冷啥啊,不冷,有煤火呢,暖和着呢……”

老爷子笑着说,直接把酥饼放在桌子上,拿起一块酥饼递给苏磊。苏磊也没客气,拿起一块吃了起来。

“那你们得注意点啊,门窗别关这么严……”

卧室里有一个煤火炉,煤火炉上面放着一个铝水壶。这玩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现在可没有查环保这么一说,到了冬天,用煤火炉烧个热水,熬个粥什么的挺方便的。而且屋子里烧着煤火炉,整个屋子都不怎么冷了。

要不然农村的房子又高又深,真的冷的很啊。

不过煤火炉再方便,也没有城市里的热水器方便啊。

“奶奶,你膝盖还疼不?”

苏磊又来到床边,顺手捏了两个花生剥开塞进自己嘴里,这种生花生,苏磊一直很喜欢吃,特别是那种不饱满的,吃起来有种甜甜的味道。有时候家里做的热馒头,不需要吃菜,就抓一把花生就吃的很香。

如果把花生放在煤火上烤一下,再烤几个辣椒,再把烤好的花生和辣椒放在蒜臼的捣烂,再放一把盐巴,夹在馒头里,贼香。

“不疼,贴着膏药呢。你小姑前天过来又买了一些膏药,没事的……”

奶奶膝盖疼是老毛病了,年轻时候落下的病根,怕冷不怕热,天冷了就疼。

苏磊坐在床上,和爷爷奶奶闲聊了起来。心里觉得格外的安宁,嘴角带着幸福的笑容。

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重生前,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甚至爷爷都过了三周年忌日了。爷爷奶奶离开后,苏磊每每想起,总是忍不住抹眼泪,心里无比想念。现在重生一次,还能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真好。

爷爷奶奶都是长寿之人,爷爷走的时候九十二岁,奶奶走的时候九十五岁。奶奶比爷爷大三岁,奶奶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爷爷。两个人走了一辈子,走了七十三年。

两位老人走之前,身体也没什么大病。爷爷只是腿有点不太方便,之前一条腿得过血栓,但是送医院送的及时,治疗后就是右腿稍微有点不方便。

奶奶身体更好,走之前,也就有点膝盖疼,耳不聋眼不花的。如果爷爷不走,奶奶长命百岁可能都没什么问题。

爷爷走后,奶奶的精气神没有了,仅仅不到半年就跟着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命中注定,爷爷奶奶都是因为意外摔倒后,身体就快速恶化,两三天就走了,还好没受什么罪。算起来,两个老人都能活到九十多岁,而且生前没大病,临走时时候没受罪,真的算是有福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