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脚的!
这裙子可是宫里新发的,脏了可咋办?”
周围的宫女正看着沈清瑜,并捂嘴偷笑。
沈清瑜低头道歉,脸烫得像火烧,心里的火却烧得更旺。
她咬咬牙,笑着说:“姐姐别在意,妹妹回去换件衣裳就是。”
赵婉仪哼了声,扭着腰走了,留下沈清瑜站在原地,裙子湿得像刚从河里捞出来。
那天晚上,沈清瑜坐在窗边,月光照在她脸上,映出她眼里的泪。
她掏出香囊,闻着桃花的香气,低声说:“娘,宫里全是狼,我要是再这么下去,怕是连骨头都不剩。”
她攥紧拳头,决定不能再这么软弱。
她开始留意宫里每个人的言行:哪个妃子爱吃甜的,哪个宫女爱嚼舌根,连太监走路的姿势她都记在心里。
她拿出一本小册子,晚上点着灯,偷偷写下观察到的事:赵婉仪爱摆架子,兰妃爱告状,皇后最讨厌别人顶嘴。
她把册子藏在枕头底下,心想:要活下去,善良得藏起来,脑子得转起来。
慢慢地,她发现,赵婉仪爱摆架子,但其实胆子小,特别怕皇后;还有兰妃,表面温柔,背地里却爱告黑状,专挑别人的错往皇后那送。
沈清瑜把这些记在小册子上,每晚翻看,像在背书。
她还学会了装傻,每次赵婉仪挤兑她,她都笑眯眯地回:“姐姐说的是,妹妹笨,得多学学。”
气得赵婉仪牙痒痒,却拿她没办法。
她还让小荷多跟宫女套近乎,比如送点小首饰什么的。
小荷回来嘀咕:“小姐,这些宫女嘴上甜,心里不定咋骂咱呢!”
沈清瑜笑道:“骂就骂,消息比她们的嘴值钱。”
有一次,沈清瑜在御花园听见两个宫女嘀咕,说赵婉仪跟外头一个姓王的官员眉来眼去,送了不少值钱玩意,比如玉佩、金簪啥的。
清瑜心想:这可是个大把柄,得留着。
她开始攒银子,准备拉拢个管事太监。
她知道,宫里消息比金子还值钱,谁掌握消息,谁就多条出路。
她还试着跟宫里的老人套近乎,听说司膳房的周嬷嬷是个厉害角色,五十多岁,脸上一堆皱纹,可眼睛亮得能把人看穿。
她管着后宫的饭菜,知道不少秘密。
沈清瑜做了盘桂花糕,选了最好的桂花,装在精致的漆盒里,还搭上一对银镯子,亲自送去。
她笑眯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