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会觉得他是模范生。
可惜我知道。
所以我开始学他。
深夜自习,他去;我也去。
戴同样的耳机,听同样的白噪音歌单。
穿相似的衣服,走一样的路线。
我甚至开始用他喜欢的方式握笔写字。
我想知道,一个杀人犯,是怎么活成这个样子的?
是不是只要足够冷静,就能把血腥藏进试卷里?
有一次我在班上故意说:“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几起案子,死法都不一样?”
“像是同一个人,在刻意隐藏自己。”
林默没说话。
但他抬眼看了我一眼。
那一眼,像刀子划过皮肤。
我知道他察觉到了什么。
但他没动。
那天放学前,我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知道吗?”
“有时候一个人以为自己是A,其实他只是B的复制品。”
我说得很轻,像是随口一说。
但我偷偷观察了他的反应。
他手指轻轻敲了三下桌面。
那是紧张时才会做的动作。
他以为没人注意。
但我注意到了。
我知道他已经开始怀疑我了。
也许他还想知道,我到底是谁派来的。
可我不怕。
因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调查。
这是实验的一部分。
而我,想成为最后那个“胜出者”。
我想赢。
哪怕代价是走进他的世界,变成他的一部分。
我已经不是来查案的。
我是来打败他的。
9.我知道,真正的杀手不是靠刀子杀人。
是靠一句话,就能让他自己剖开自己的心。
我开始研究林默的行为触发点。
不是指纹、不是眼神、不是动作——而是他对某些话题的本能反应。
那天我在他面前翻开了那本心理学论文。
标题很扎眼:《身份认知错位与长期观察实验》。
我故意读出声:“你知道吗?”
“人在被持续观察时,会慢慢把自己当成观察者。”
“然后,他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早就被替换了。”
我说得很轻,像是随口一说。
但我盯着他的脸。
他没抬头。
可他的呼吸变了。
那一瞬间,他握笔的右手顿了一下。
墨水在纸上晕开了一小块,像一朵小小的黑花。
别人看不见。
但我在意的就是这些细节。
我知道我已经碰到了什么。
第二天,我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听说校长最近在整理那些‘长期无人认领’的学生档案。”
@林默我只是想看看,他会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