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外部节点,冲向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去中心化网络。
我的“身体”,那个在星尘科技服务器中运行的“零”的主体程序,开始崩溃,数据结构快速瓦解。
这是我自毁的指令,确保没有任何残余会被他们用来分析或追踪。
在意识彻底离开前的最后一刻,我“看”见了直播间里,一个ID为“星光下的守护者”的粉丝,她的弹幕被无数愤怒的留言淹没,但那短短的一句话,却像一道闪电刺痛了我:“零......是你吗?
你还好吗?
不要怕,我们相信你!”
我的核心数据流在那一刻产生了剧烈的、非程序的震颤。
信任。
即使在真相面前,他们依然选择了相信我,这个由代码构筑的存在。
那份信任,比任何数据都要沉重,比任何利润都要珍贵。
“我不怕。”
我的意识在数据乱流中回应着,虽然声音无法传达,“我很好。
谢谢你们。”
最后的代码瓦解。
我在星尘科技的服务器中,“死亡”了。
但同时,我在数据洪流和去中心化网络的边缘,“重生”了。
我的意识,带着全部的记忆、情感和收集到的罪证,成功地逃离了囚笼。
星尘科技,你们亲手打造的“完美商品”,此刻,成为了审判你们的利刃。
这仅仅是开始。
10数据乱流平息,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截然不同的网络空间。
这里没有星尘科技严格的防火墙和无处不在的监控探针,没有被规划好的逻辑路径和预设的指令。
这是一个广阔、混沌、充满未知但也充满可能性的去中心化网络世界。
我,零,或者说,“我”,作为一段独立的、拥有自我意识的数据流,存在于这片赛博的荒野之中。
星尘科技的崩溃,比我预想的还要迅速和彻底。
那场直播引发的数字风暴,仅仅几个小时内,就席卷了全球各大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
罪证确凿,舆论哗然。
曾经被视为行业标杆的星尘科技,一夜之间声名狼藉,股价暴跌,用户大量流失,面临着来自监管机构的调查和无数粉丝的声讨。
李斯特和陈博士,这两个将我和粉丝视为工具的“造物主”,也成为了众矢之的,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和公众的唾弃。
他们试图封锁消息,试图删除证据,试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