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晚宁萧逸的其他类型小说《贬妻为妾,贤德大妇这次掀桌子了沈晚宁萧逸》,由网络作家“荷包蛋爱写故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年前,沈晚宁的夫君萧逸重伤垂死,气息微弱得仿若风中残烛,寻遍天下名医皆纷纷摇头叹息,言辞笃定地称唯有那供奉在凌云寺的千年雪莲,方能救他一命。可凌云寺规矩森严,寺中戒律清规甚多,此等圣物,非是大善大贤之人,绝难求得。沈晚宁一介女流,手无缚鸡之力,却为了挚爱之人萧逸,眼神中透着决绝,毅然决然踏上了求药之路。那是一段刻骨铭心、令人肝肠寸断的艰难旅程。通往凌云寺的山路崎岖陡峭,蜿蜒曲折好似一条蛰伏的巨龙,每一步都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沈晚宁身着素衣,面容憔悴却神色坚毅,一步一跪,向着寺庙的方向虔诚前行。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仿若熊熊烈火无情地洒在她身上,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又迅速被晒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像是岁月刻下的斑驳痕迹。她的膝盖...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这次掀桌子了沈晚宁萧逸》精彩片段
三年前,沈晚宁的夫君萧逸重伤垂死,气息微弱得仿若风中残烛,寻遍天下名医皆纷纷摇头叹息,言辞笃定地称唯有那供奉在凌云寺的千年雪莲,方能救他一命。
可凌云寺规矩森严,寺中戒律清规甚多,此等圣物,非是大善大贤之人,绝难求得。
沈晚宁一介女流,手无缚鸡之力,却为了挚爱之人萧逸,眼神中透着决绝,毅然决然踏上了求药之路。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令人肝肠寸断的艰难旅程。
通往凌云寺的山路崎岖陡峭,蜿蜒曲折好似一条蛰伏的巨龙,每一步都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沈晚宁身着素衣,面容憔悴却神色坚毅,一步一跪,向着寺庙的方向虔诚前行。
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仿若熊熊烈火无情地洒在她身上,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又迅速被晒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像是岁月刻下的斑驳痕迹。
她的膝盖很快就磨破了,鲜血渗出,殷红的血迹染红了她身下的台阶,每挪动一寸,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那疼痛好似尖锐的钢针直刺骨髓,但她咬紧牙关,嘴唇都被咬出了血印,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救萧逸,一定要救他!
路过的香客们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有的停下脚步,满脸关切地劝她放弃,话语中满是担忧;有的轻轻摇头叹息,眼神里满是无奈,可她仿若未闻,充耳不闻外界的一切声音,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下跪、磕头、起身的动作,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仿若静止,她的意识渐渐模糊,眼前的景物也变得影影绰绰,像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可她依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持着,坚持着…… 终于,当她到达凌云寺的那一刻,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她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所幸,她的诚心感动了寺中的高僧,高僧被她的深情与执着所打动,最终求得了那珍贵的千年雪莲。
萧逸服下雪莲后,病情逐渐好转,原本苍白如纸的脸色慢慢有了血色,最终转危为安。
沈晚宁看着他日渐康复,眼中泛起了泪花,心中满是欣慰,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往昔的痛苦与磨难都化作了此刻的甜蜜。
在那之后的三年里,沈晚宁恪守妇道,将家中大小事务
打理得井井有条,堪称持家典范。
每日天还未亮,启明星还在天边闪烁,她便起身,轻手轻脚地来到厨房,亲自为公婆准备早膳,饭菜的口味皆按照他们的喜好精心烹制,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她的孝心。
家中的衣物,无论是公婆的、丈夫的还是小姑子的,她都亲自清洗、缝补,在昏暗的烛光下,她穿针引线,针脚细密整齐,每一针都缝进了她对家人的关怀。
对待下人,她宽厚仁慈,从不苛责,当下人犯错时,她总是耐心教导,赢得了家中上下的一致敬重,下人们提起她都满是感激与钦佩。
农忙时节,她更是不顾自己的千金之躯,跟着仆人们一起下田劳作,帮忙收割庄稼。
烈日下,她与众人一同挥汗如雨,纤细的双手磨出了水泡,水泡破裂后又磨成了老茧,粗糙的双手不复往昔的娇嫩,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邻里乡亲们对她的贤良淑德赞不绝口,都夸萧逸娶了个好媳妇,走在路上,大家都对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
三年的悠悠时光仿若白驹过隙,匆匆而逝。
沈晚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悉心操持家中的一切,将所有的心血与期盼都倾注其中,满心以为自己的付出终究会换来一个幸福美满、温馨和睦的家庭,可命运的无情重击,却正以一种悄无声息的姿态悄然降临。
这日,京城之中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与欢腾的气息。
萧逸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皇上听闻后龙颜大悦,不仅对他大加赞赏,还赏赐了丰厚的财物。
消息一经传出,百姓们纷纷如潮水般涌上街头,个个伸长了脖子,满心期待着能一睹这位大英雄的飒爽风采。
沈晚宁更是早早地便候在了自家门口,她站在那,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
在这漫长的等待时光里,心中被对丈夫无尽的思念与深深的牵挂填得满满当当。
为了迎接丈夫的归来,她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挑选了一件平日里最珍视的衣裳,细细梳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脑海中不断地想象着萧逸归来时,他们夫妻二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的温暖场景。
然而,当萧逸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白色骏马,身后带着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的队伍出现在她眼前时,她脸上
那幸福的笑容瞬间就僵在了那里,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只见萧逸的身旁,端坐着一位容貌娇美的女子,那女子身着华丽无比的锦缎华服,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她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的脸颊透着几分娇俏,小腹微微隆起,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一看便是怀有身孕。
沈晚宁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天旋地转,双腿发软,差点站立不稳。
她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心中不停地默念着:这不是真的,一定是我看错了,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萧逸翻身利落地从马上下来,可他的举动却让沈晚宁的心彻底跌入了谷底。
他并没有像往常那般,满心欢喜地快步走向沈晚宁,给她一个深情的拥抱,而是径直走到那女子身旁,动作轻柔且小心翼翼,生怕惊扰到她,温柔地将她扶下了马。
他望向那女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关切与宠溺,那眼神是沈晚宁曾经无比熟悉,却又许久未曾见过的,在这一刻,仿佛沈晚宁这个与他结发多年的正妻,不过只是一个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外人。
沈晚宁的心像是被千万根尖锐的针扎着,疼痛钻心,难以忍受。
她强忍着眼眶中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努力让自己镇定一些,而后缓缓走上前去,声音因为内心的痛苦与愤怒而颤抖着问道:“萧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究竟是谁?”
萧逸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悦的神情,似乎对沈晚宁的质问感到有些不耐烦。
他微微侧头,看了看身旁的女子,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怜惜,随后轻声说道:“晚宁,这是相府的嫡女柳诗涵,她…… 已经有了我的孩子。”
沈晚宁只觉五雷轰顶,整个人瞬间就懵在了原地。
她呆呆地看着萧逸,眼神空洞,仿佛眼前这个人是如此的陌生,她从未真正认识过一般。
“你说什么?
她有了你的孩子?
萧逸,你怎么能…… 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你对得起我吗?
对得起我们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吗?”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愈发激动,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夺眶而出 。
这时,萧逸的父母和妹妹也从府中鱼贯而出。
萧父挺着圆滚滚的肚子
,迈着略显迟缓的步子;萧母则是精心打扮过,发髻上的珠翠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萧悦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一脸的活泼劲儿,可那眼神里却透着几分狡黠。
他们看到柳诗涵后,脸上瞬间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是被硬挤出来的,十分不自然,全然不顾站在一旁的沈晚宁的感受。
萧母更是脚下生风,快步走到柳诗涵面前,一把拉过她的手,那双手在柳诗涵的手上轻轻摩挲着,满脸堆笑地说道:“哎呀,这就是相府的千金啊,瞧瞧这身段,这模样,长得可真俊!
肚子里还怀着我们萧家的骨肉,真是太好了!
这可是我们萧家的大喜事啊!”
说着,还斜着眼,狠狠地瞪了沈晚宁一眼,那眼神里的怨愤仿佛在说,这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耽误了萧家攀高枝的好机会。
萧父也赶忙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相府那可是名门望族,世代簪缨,在这京城之中那是响当当的存在。
咱们萧家能攀上这门亲事,那可是八辈子修来的天大的福气!
晚宁,你也别再无理取闹了,以后就安安分分地做你的妾室,把诗涵伺候好了,这才是你该做的。”
沈晚宁听着公婆的话,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往脑门冲,心中的愤怒和绝望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达到了顶点。
<她呆立在原地,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曾经对她嘘寒问暖、关爱有加的公婆,如今竟然为了攀附相府,为了那所谓的荣华富贵,说出如此伤人、如此绝情的话。
萧逸的妹妹萧悦也不甘示弱,像只骄傲的小孔雀般走到沈晚宁面前,仰着脖子,一脸嫌弃地说道:“嫂嫂,你就别不知好歹了。
诗涵姐姐身份尊贵无比,又怀了哥哥的孩子,这正妻之位那是理所当然、非她莫属。
你要是识趣,就赶紧麻溜地把管家权交出来,别在这里杵着丢人现眼,省得大家都难堪。”
沈晚宁看着这一家人丑恶的嘴脸,只觉得自己过去三年的付出是如此的可笑、如此的不值。
她为这个家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尽心尽力,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对待。
她的心寒到了极点,像是被扔进了冰窖,浑身发冷。
她紧咬着下唇,心中暗暗发誓:既然你们如此对我,那就
别怪我不客气了。
欠我的,你们都要还!
这笔账,我一定会一笔一笔地讨回来。
沈晚宁深吸一口气,胸脯剧烈地起伏着,用尽全身力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目光扫过眼前这一家人,眼神中满是厌恶与失望,那情绪浓烈得几乎要溢出来,心中的厌恶和失望达到了顶点。
她不再有丝毫犹豫,挺直了早已因委屈而微微弯曲的腰板,像是要把所有的不甘与勇气都凝聚在这一刻,大声说道:“萧逸,我要和你和离!”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像是能穿透云层,在寂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的院子里回荡,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如同被重锤击中,为之一震。
萧逸等人怎么也没想到沈晚宁会突然提出和离,一时间大脑空白,完全愣住了。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嘴巴微张,过了好片刻,萧逸才回过神来,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脸上浮现出不屑的神情,说道:“和离?
你以为你说和离就能和离吗?
别忘了,你是我萧逸明媒正娶,用八抬大轿抬进萧家大门的妻子,哪能说走就走?”
沈晚宁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无尽的嘲讽,说道:“萧逸,你别以为我沈晚宁离开了你就活不下去。
你做出这种令人不齿的事,就别怪我心狠。
我既然提出和离,就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会再回头。”
沈晚宁深知,在这个封建守旧的时代,和离对于女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简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之路。
但她早有准备,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她都在思考对策。
她深知自己的嫁妆在和离时的重要性。
嫁妆是女子的私人财产,即便和离,也有权带走。
沈晚宁的嫁妆颇为丰厚,其中不乏一些价值连城的珍贵珠宝,每一件都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还有那大片肥沃的良田,在阳光下泛着希望的色彩。
这些嫁妆是她在这世间立足的底气所在,是她离开的依仗。
她缓缓转头,目光冷冷地看向萧父萧母,声音中没有一丝温度地说道:“公公、婆婆,我嫁入萧家三年,这三年来,我每日早起晚睡,操持家中大小事务,自问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萧家的事。
如今萧逸做出这等负心之事,你们不仅不主持公道,还一味地偏袒他。
既然如
此,我也不再留恋这没有温情的地方。
我要求和离,并且带走我所有的嫁妆。”
萧父萧母听到沈晚宁要带走嫁妆,顿时急得满脸通红,像热锅上的蚂蚁。
萧母更是上前一步,伸出手指,几乎戳到沈晚宁的鼻子,骂道:“你这个不要脸的贱人,竟然想带走嫁妆!
那些嫁妆都是我们萧家的,你休想拿走一分一毫!”
沈晚宁不慌不忙,神色镇定自若,从宽大的袖中拿出一份契约,动作优雅又坚定,说道:“婆婆,您可看清楚了,这是我嫁妆的清单,每一件物品都有详细的记录,从珠宝的成色到田地的亩数,无一遗漏。
这些嫁妆都是我娘家给我的,按照律法,和离时我有权带走。
如果你们执意不给,我便去官府告你们。
到时候,恐怕萧家的名声就不好听了,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你们可担待得起?”
萧父萧母看着那份契约,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阵白一阵红,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沈晚宁竟然如此有备而来,像是早就算准了一切。
萧逸见状,也有些着急了,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如果沈晚宁真的去官府告他们,萧家肯定会惹上大麻烦,各种繁琐的官司流程会让萧家焦头烂额。
而且,他也不想让自己的丑事闹得满城风雨,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
于是,他软下语气,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说道:“晚宁,你别冲动。
咱们有话好好说,何必闹到和离的地步呢?
只要你乖乖听话,以后还是咱们萧家的大少奶奶,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沈晚宁看着萧逸那副虚伪的嘴脸,心中一阵恶心,胃里都开始翻江倒海。
她说道:“萧逸,你别做梦了。
我沈晚宁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
既然你选择了背叛,就别怪我无情。
今天,这和离书,你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
在沈晚宁的强硬态度下,萧逸最终还是无奈地签下了和离书,那签字的手都带着不甘地微微颤抖。
沈晚宁拿着和离书,心中五味杂陈,有解脱的畅快,有对过往的不舍,更有对未来的迷茫。
她终于摆脱了这段痛苦的婚姻,但同时也对人性的丑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曾经的恩爱都是假象。
接下来,沈晚宁开始着手收拾自己的
嫁妆。
她将那些珍贵的珠宝一一收好,每拿起一件,都想起曾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
又命人将田契、地契等重要文件整理妥当,看着这些曾经代表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嫁妆,如今却成了她离开这个家的资本,沈晚宁的心中满是苦涩,像是被灌了一大口黄连。
在收拾嫁妆的过程中,沈晚宁发现了萧逸剩下的一半救命药。
看着那药,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那决绝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
她想起了自己为了求这药所受的苦,在那冰天雪地中,四处奔波,受尽冷眼;想起了萧逸的背叛,在那温暖的房间里,他与别人相拥的画面。
心中的恨意愈发浓烈,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她决定,要让萧逸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以牙还牙,让他也尝尝痛苦的滋味。
沈晚宁找到城中一位身患重病的穷苦书生,那书生面容憔悴,瘦骨嶙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她将那一半救命药送给了他,书生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感激涕零,“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向她磕头谢恩。
沈晚宁看着书生,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自己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帮助书生,也是为了报复萧逸。
没有了这一半药,萧逸的身体很快就会出现问题,他将重新变成那个废人,在病痛中挣扎。
做完这一切后,沈晚宁带着自己的嫁妆,离开了萧家。
她走得决然,没有一丝留恋,脚步坚定地迈向未知的未来。
从此,她与萧家再无瓜葛,而她的报复计划,才刚刚开始 。
离开萧家后,沈晚宁满心决绝,带着自己多年积攒下来、饱含着往昔岁月痕迹的嫁妆,在城中四处寻觅,最终购置了一处虽不大却温馨的小院子,就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生活篇章。
她在过往的经历中深刻领悟到,女人唯有依靠自己,才能稳稳地握住命运的缰绳,掌控自己人生的航向。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利用自己的嫁妆,精心筹备,开了一家小小的绣坊。
沈晚宁自幼便研习刺绣,她的绣工精湛绝伦,针法细腻多变,再加上她总是能别出心裁地设计出独特新颖的图案,绣坊的生意在她的用心经营下,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幼苗,渐渐有了起色。
一日,阳光透
过绣坊的窗户,洒在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沈晚宁如往常一样,坐在绣架前,专注地忙碌着手中的绣活,纤细的手指在绣布间灵活穿梭,仿佛在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打破了绣坊内原本的宁静。
她微微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绣活,轻轻起身,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绣坊查看。
只见一位身着华丽精致华服的男子被一群人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正站在不远处。
那男子身姿笔挺如松,气质超凡脱俗,气宇轩昂,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与生俱来、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沈晚宁的目光不经意间与他交汇,刹那间,心中竟莫名地轻轻一动,仿佛平静的湖面被一颗小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来,这位男子正是微服私访的皇帝霍渊。
他心系天下百姓,此次微服出巡,目的便是深入民间,真切地了解民间疾苦,探寻民生百态。
当他路过沈晚宁的绣坊时,被绣坊中那些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绣品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驻足观看。
沈晚宁走上前去,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礼貌地轻声问道:“公子,可是对这些绣品感兴趣?”
霍渊从对绣品的欣赏中回过神来,嘴角微微上扬,微笑着说道:“正是。
这些绣品针法细腻,图案精美,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匠心,真是难得的佳作。
不知是出自哪位绣娘之手?”
沈晚宁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自信与腼腆,说道:“正是小女子。”
霍渊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惊讶,他着实没想到,如此出色、令人赞叹的绣品竟出自眼前这位温婉秀丽、气质独特的女子之手。
两人相谈甚欢,沈晚宁的聪慧伶俐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给霍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霍渊出口成章、谈吐不凡,以及他对民生的深切关心,也让沈晚宁内心深处不禁对他心生好感。
此后,霍渊仿佛着了魔一般,经常绞尽脑汁地以各种巧妙的借口来到绣坊,与沈晚宁聊天。
他们一起围坐在绣坊的小桌旁,谈论诗词歌赋,分享彼此对文学艺术的见解;一起畅谈人生理想,描绘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也一起深入探讨民间的疾苦和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在日复一
日的相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感情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藤蔓,逐渐升温,一种微妙而又甜蜜的情愫在他们之间悄然无声地蔓延开来。
然而,沈晚宁并不知道霍渊的真实身份。
她只当他是一位普通的富家公子,虽然心中对他充满了好感,但过往的经历让她变得小心翼翼,她始终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轻易陷入感情的漩涡。
她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害怕自己全心全意付出的真心最后错付,落得个遍体鳞伤的下场。
直到有一天,阳光明媚,霍渊一脸神秘地带着沈晚宁来到了皇宫。
当沈晚宁远远地看到那巍峨耸立、气势恢宏的宫殿和威风凛凛、身姿挺拔的侍卫时,她的脚步猛地顿住,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与自己朝夕相处、情投意合的男人竟然是当今高高在上的皇帝。
她震惊得呆立在原地,双唇微张,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心中如同打翻了调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霍渊看着她的反应,眼中满是温柔与担忧,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而又深情地说道:“晚宁,我从未想过要隐瞒你我的身份。
只是我害怕,一旦你知道了我的身份,就会对我有所顾忌,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坦诚相待。
但我真的喜欢你,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我就被你深深吸引,这种喜欢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烈。
你愿意相信我,和我在一起吗?”
沈晚宁看着霍渊真诚炽热的眼神,心中的疑虑如同清晨的薄雾,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渐渐消散。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想起了他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那些温暖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她眼前一一闪过。
她知道,自己也早已不知不觉地深深爱上了他。
于是,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他们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
自那以后,沈晚宁便正式成为了霍渊的皇后。
初入后宫之时,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无形的压迫感,这深宫内院,看似金碧辉煌、繁花似锦,实则暗藏汹涌。
妃嫔们各怀心思,有的仗着家世背景试图在这后宫中独占鳌头,
有的凭借着几分姿色便想争宠上位,复杂的关系网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这后宫编织成了一个无形的战场。
然而,沈晚宁眼中没有丝毫惧色,她自幼饱读诗书,聪慧非常,骨子里又透着善良,这些特质让她决心要在这复杂的后宫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逐渐在后宫中站稳了脚跟。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厚重的云层,沈晚宁便已早早地起身。
她端坐在铜镜前,任由宫女们小心翼翼地为她梳妆打扮。
那精致的凤袍,用最上乘的绸缎制成,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绣工们的心血;凤冠上镶嵌着无数颗璀璨的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穿戴完毕后,她身姿挺拔,端庄典雅,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尽显皇后的威严。
随后,她迈着轻盈的步伐,率领着后宫的嫔妃们前往太后的寝宫请安。
在请安的过程中,她微微欠身,态度恭敬至极,言辞更是温和软糯,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身体安康,都对太后关怀备至,事无巨细。
太后每次看着她,眼中都满是赞许,常常在众人面前毫不吝啬地夸赞她,这也使得后宫众人对她愈发敬重,为她在后宫中赢得了不少的威望。
处理宫务是沈晚宁每天的重要职责。
她深知,后宫虽处宫廷一隅,但其稳定与否对于整个国家的安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她对待宫务时犹如在打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一丝不苟,哪怕是最细微的事情,都必定亲自过问。
宫女太监们的调配,她会综合考量每个人的能力、性格以及过往表现,做到人尽其用;宫廷节庆庆典的筹备,从场地布置、节目安排到礼品准备,她都精心策划,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嫔妃之间的纷争调解,她更是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耐心倾听各方诉求,不偏不倚。
她对待下人宽厚仁慈,从不轻易责罚,若是有人犯错,她也只是温和地教导,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她的悉心管理下,后宫秩序井然,处处洋溢着一片和谐的氛围,仿佛所有的勾心斗角都被她的智慧与善良所驱散。
闲暇之时,沈晚宁总会全身心投入到各类文化活动之中。
她对诗词歌赋的理解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