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接触的线人、最后那个致命的下午…写着写着,他的手开始发抖。
记忆中的疼痛和恐惧如此真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废墟中,感受着生命一点点流失…“先生,你还好吗?”
一个陌生的声音打断了祁川的思绪。
他抬头,看到一位机场工作人员关切地看着他。
“我没事,谢谢。”
祁川勉强笑了笑,合上笔记本。
工作人员点点头离开了。
祁川深吸几口气,平复情绪。
现在不是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他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手机再次震动,是林夏发来的照片。
她和马克已经在飞机上,两人对着镜头微笑。
配文:“起飞啦!
想你~”祁川盯着这条消息,胃里一阵翻腾。
前世的他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当时还傻傻地回复“注意安全,爱你”。
这一次,他只回了一个简单的“嗯”。
发完消息,祁川打开相机包,检查设备。
作为战地记者,他的装备总是准备充分:两台全画幅单反,三个镜头,备用电池,存储卡…还有那台小型卫星电话,用于在信号不好的地区通讯。
前世,正是这台卫星电话救了林夏一命。
在阿勒颇时,他们遭遇伏击走散,祁川用卫星电话联系救援队找到了她。
讽刺的是,一周后她就用这份感激回报了他的救命之恩——将他引向狙击手的枪口。
祁川将卫星电话放回包中。
这一次,它只会用来救他自己。
登机广播响起,祁川收拾好东西,向登机口走去。
每一步都离林夏和马克更远,离前世的命运更远。
飞机起飞时,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轮廓在窗外渐渐变小。
祁川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
“这一世,我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他在心中默念。
2.飞机降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时,祁川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透。
三月的伊拉克气温已经接近四十度,机场空调系统却形同虚设。
他拎着摄影装备穿过嘈杂的入境大厅,耳边充斥着阿拉伯语和英语的混杂喊叫声。
出租车司机们围在出口处,争抢着每一个出来的旅客。
“摩苏尔!
摩苏尔!
便宜的价格!”
一个满脸胡茬的司机拽住了祁川的胳膊。
祁川甩开他的手,用阿拉伯语回答:“去汽车站,不去摩苏尔。”
司机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个亚洲面孔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