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淮安武城侯的其他类型小说《共天下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用户4468013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1.梁与谢共天下,谢淮安是江东第一家族谢家的嫡女,世人无不羡慕她的出身。在那个出身代表一切的年代,她生来就是要当皇后的。而她的父亲,武城侯谢不杀,更是南梁王朝的内务府大总管,年轻时曾与还在潜邸中的皇帝,也就是太子,伴读多年,是当下皇帝老子心腹中的心腹。她的母亲,却偏偏是歌姬出身,据传闻是当年江南第一大名妓,引得武城侯散尽家财万贯也要迎她入府,夫妻之间举案齐眉,传为江南一段佳话。可惜自古红颜薄命,侯夫人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了,留下了遗腹女谢淮安。谢不杀悲痛欲绝,表示不再续弦,世人无不称赞武城侯痴情。自此之后,谢不杀将自己对故夫人的爱转移到了爱女谢淮安身上,自小锦衣玉食自不必说,尚未及笄就被封为松江公主,更是与当朝太子定下了娃娃亲。2...
《共天下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一、1.梁与谢共天下,谢淮安是江东第一家族谢家的嫡女,世人无不羡慕她的出身。
在那个出身代表一切的年代,她生来就是要当皇后的。
而她的父亲,武城侯谢不杀,更是南梁王朝的内务府大总管,年轻时曾与还在潜邸中的皇帝,也就是太子,伴读多年,是当下皇帝老子心腹中的心腹。
她的母亲,却偏偏是歌姬出身,据传闻是当年江南第一大名妓,引得武城侯散尽家财万贯也要迎她入府,夫妻之间举案齐眉,传为江南一段佳话。
可惜自古红颜薄命,侯夫人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了,留下了遗腹女谢淮安。
谢不杀悲痛欲绝,表示不再续弦,世人无不称赞武城侯痴情。
自此之后,谢不杀将自己对故夫人的爱转移到了爱女谢淮安身上,自小锦衣玉食自不必说,尚未及笄就被封为松江公主,更是与当朝太子定下了娃娃亲。
2.可这美好的一切,似乎并没有表面这么简单,自小谢淮安就被金陵贵族们所鄙夷,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谢淮安不仅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更是堪称一绝,而且她不爱红妆爱武装,凭借父亲与皇帝伯父的喜爱,更多的是自身能力,在南梁第一军,北府军中担任参军,数次帅军击溃北周南下的军事力量。
为什么谢淮安会成为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如果说背后没有武城侯,乃至整个谢家的影子,这是没人信的。
谢家自谢淮安祖父谢玄担任车骑将军以来,北府军这支南梁政府的核心武装力量就一直被谢家所掌控,到武城侯谢不杀这一代,更是兼任滦州刺史,掌握了帝国整个北方的军事力量。
3.“爹爹,女儿不愿意嫁给那个窝囊废太子。
您愿意女儿一辈子被关进深宫里再也见不到女儿吗?”谢淮安趁着早茶的功夫跟父亲求情。
4.武城侯谢不杀吓得茶杯都掉在了地上,“祸从口出,你这张嘴,怕不是要给咱们谢家招来灭门之祸。
5.谢淮安自然心中困惑,虽然民间有传闻皇帝对谢家掌权早有不满,但是父亲谢不杀可是同时兼任了滦州刺史,手握二十万北府军,若非深受皇帝信任,怎么可能身兼要职?
谢家不说是如日中天,也堪称蒸蒸日上,何谈灭门之祸。
“爹爹
,您就答应女儿拒了这门婚事吧,不然我自己去求皇帝伯伯。”
6.“你呀你,你爹真是把你惯坏了,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哪里还有半分世家小姐的样子,简直是丢我们谢家的人。”
骚氏出声呵斥。
这骚氏是谁?原来是前些日子刚进府的谢不杀的恩人。
多年前在与北周的战役中,谢不杀与部队走散,被一农妇搭救,在农妇家中养伤了两年半,才被官府的人找到,自此之后,农妇一家被谢不杀视为恩人,农妇的丈夫更是被他安排到了四川担任四川转运使,农妇和她才一岁半的儿子被他带入金陵城中,并把这个农家子赐姓谢,还加到了谢氏族谱中,最近这些日子听说谢淮安快要嫁人了,以帮忙收拾打理为由,光明正大的住进了谢府,关键是谢不杀还同意了,谢淮安纵有千般不情万般不愿,也拗不过父亲的想法。
可紧接着那个农妇骚氏,也跟着住了进来,俨然一副当家主母的做派。
这岂不是摆明了是打算鸠占鹊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事,可谢不杀却装作看不见一样,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7.“你算什么东西,我家的事情还轮不到你做主。”
谢淮安可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矫揉造作之徒,行为处事处处都有着谢玄当年的风范。
8.“姐姐,娘亲也是为你好,你就安心嫁到皇家去做你的太子妃,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位置啊,至于家里边你不用担心,还有我来照顾爹爹。”
一阵阴里阴气的闷骚声传了过来,只见谢天亮穿着绣着鸳鸯戏水的大红围裙,端着一盏银耳汤走了过来。
“爹爹,快来喝汤,这可是天亮亲手为您做的呢。
不像姐姐,只知道气爹爹,哪像我,只知道心疼爹爹的身体。”
9.谢淮安闻声皱紧了眉头,正要骂谢天亮一个男的,穿的那么骚气就算了,声音也这么骚气。
10.“够了,不要吵了,你一个女孩家家的,这样成何体统。”
谢不杀出言呵斥。
11.谢淮安只能把怨气憋在心里。
一桌人凑在一起吃饭,真是各怀鬼胎。
骚氏和谢天亮想的估计是如何才能独霸谢家家产,而谢淮安明明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屡次劝说父亲,可是谢不杀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是偏袒谢天亮这个混蛋玩
意,对他们俩的行为毫不在意。
二、1.时光荏苒,转眼就过去了半年,快要到了谢淮安与太子成婚的时候。
2.皇极殿里,梁武帝梁安邦正在亲自批阅来自北府军中的奏折,武城侯请辞;滦州长吏又奏报说北周伪朝皇帝亲率十万铁骑陈兵淮河北岸,图谋南下。
梁安邦眉头皱成了天津大麻花,这老家伙是要搞什么鬼,突然要请辞,还正好赶上北周南下,不过按理说现在正值盛夏,南方酷暑难耐,北周军都是北方人,很难适应江南的酷热,压根不是起兵的好时候,怎么会挑这么个时间南下,北周赶过来送人头吗?
梁安邦正不知如何批复,突然听到有声音传来。
3.“皇伯伯,我真的不想嫁给太子,可以吗?求求您了,您不是最疼淮安了,淮安想当将军,想为皇伯伯分忧,想为我大梁开疆拓土,做我大梁的花木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谢淮安还没走到皇上跟前就开始喊道。
4.“是安安啊,你想要什么伯父都能答应你。
梁安邦之前脸上的忧愁一扫而空,一脸宠溺的看着谢淮安说道。
转头又严肃的说道,但是唯独这个请求不可以。”
5.为什么皇伯伯会拒绝的如此干脆,为什么谢淮安又必须要嫁给太子呢?
谢怀安想不透,难不成是父亲和皇帝达成了什么交易,以至于一向最疼爱自己的皇帝伯伯也执意如此,可明明按照谢家与皇室的关系,自己跟太子是否完婚似乎并不能造成任何影响。
谢淮安在被拒绝之后,由于心里藏着很多疑问,也没计划过多停留,跟梁伯伯寒暄几句就打算退下。
这个时候皇帝却笑着说,“安安不是想领军出征嘛,现在北周十万铁骑南下,朕把北府军交给你,有没有信心挡住他们。
至于大婚嘛,就往后延上半年,待你大胜归来,朕再给你们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6.北府军,谢淮安心中不由得一惊,北府军不是父亲手下的军队吗,怎么会突然交给自己,那到时候父亲怎么办,谢淮安越想越糊涂,越琢磨不透这到底是为什么。
而梁武帝似乎看出了谢淮安的困惑,却并不打算跟她解释,只是笑着让她陪自己一块吃个饭。
7.皇帝宴请,却不过八道菜,谢淮安对此并不惊讶
,这原来是梁朝的老传统了,自先帝梁文帝即位以来,就以身作则,大力戒奢从俭,结果上行下效,整个梁国蒸蒸日上。
与此同时,军事上收拢北地流亡民众.以谢家先祖谢玄为将,组建了当下战力第一的北府军,一举收复淮南江北之地。
同时在石头城一战,再次任命谢玄为将,一举击溃荆州刺史,权臣桓温手下的四十万荆州军,并在此之后以极为高超的政治手腕,将荆州拆分成了荆、襄、雍三州,解决的来自长江中游的威胁,彻底奠定了梁朝的百年基业,同时,谢家也就此赢得了三代富贵。
到现在梁武帝在位,更是效仿先帝,积极推行新政改革,整个梁朝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但是改革嘛,难免触及到了以谢家为首的官僚集团的利益,所幸谢不杀与梁武帝君臣情谊深厚,并未因此心生芥蒂,反而共同推进改革,君臣同心同德,在当时还成就了一段佳话。
8.梁武帝笑着打量谢淮安,“我们家淮安已经长这么大了,就是有点瘦了,是不是在军中吃不好饿着了,来,快多吃点。”
9.说罢就把猪肘子,红烧肉,把子肉往谢怀安碗里夹。
谢淮安看着皇伯伯猪一样的体型,再看看自己的八块腹肌腱子肉,一整个无语住了,这么一对比,自己确实是瘦了。
但耐不住谢淮安嘴甜,也知道皇伯伯是在关心自己,心中一暖,“淮安不饿,皇伯伯您可要少吃点,注意健康。”
10.梁武帝听到谢淮安对他的关心,眼角闪出了细微的难以被人察觉的泪光。
“好孩子,真是朕的好孩子,没白疼你,以后你和朕就是一家人了,不用再喊朕皇伯伯了,就跟着众皇子公主一样,喊朕父皇吧。”
11.谢淮安知道皇伯伯疼爱自己,可没想到这么疼爱,关键自己也不想嫁给太子啊。
但毕竟这是皇帝,还是硬着头皮称呼梁武帝为父皇。
谁能想到,梁武帝听到之后竟然直接没忍住哭了出来。
就在谢淮安想问皇伯伯怎么了的时候,太子梁顽固闯了进来。
12.“父皇,母后刚赏赐给了儿臣这柄玉簪,儿臣正好听说谢姑娘来了宫里,借花献佛,想把这簪子赠予谢姑娘。”
只见一男子迎面走来,仔细一打量,粉雕玉琢,珠光宝气
,一副富贵之相。
13.谢淮安早就听说太子殿下自幼养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自小就喜欢涂脂抹粉。
但今日一见,绝不像民间传闻的那样,虽不知是不是银枪烂标头,但只看这气度,倒是有几分随了武帝,眉宇之间一股英武之气,让人不容小觑。
原来这就是父亲和皇伯伯要求自己要嫁的人,谢淮安不由得看得愣神。
14.“淮安就收下吧,也算是这小子一番好意。
梁武帝还以为是谢淮安不愿意收下.委婉的打了一个圆场。”
15.谢淮安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起身称谢。
16.太子也不由得打量起自己这个未来的太子妃来。
虽未施粉黛,却不下西子之绝色;特别是那一身戎装,啧啧,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17.皇帝毕竟是个过来人,一看太子这副模样,就知道其中肯定有戏。
来来来,你们两个坐父皇旁边,陪父皇好好说说话。
18.梁武帝一手拉着一个,让他们两个坐到了一块。
“淮安马上就要替谢不杀那个老东西出征了,等淮安得胜归来,就给你们两个大婚。
太子就负责为这次战事筹备粮草吧。”
19.“儿臣领命”,太子急忙回复道。
20.“不过,淮安妹妹刚及笄,儿臣年纪也还小,这个时候大婚是不是有点太早了,而且如今北周伪朝也尚未臣服,国家尚未富强,怎谈儿女情长,儿臣求父皇宽限几年。”
21.太子一番话有理有据,国在前而家在后,谢淮安心里不由得对这个太子印象进一步改观,实在是没料到这太子竟有如此胸襟。
22.“你这小子,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今天要不是淮安在场,不然你看朕怎么罚你。”
梁武帝面露愠色。
此事朕已经定下来了,无需多言23.出了这么一个变故,饭肯定是不能好好吃下去了,梁武帝起身便走。
谢淮安有些摸不准梁武帝的意思,太子则是一脸阴沉。
一场宴席就这样不欢而散。
三、1.等谢淮安回到府中,传旨的太监正好从谢府离开,领头的小太监一见到谢淮安,连忙拱手称贺,“恭喜谢小姐高升滦州刺史,北府军车骑将军,假节钺,都督江北诸州军事。
谢小姐,皇上对您可是信赖有加,自那商朝妇好将军以来,遍观
历朝历代,还没有女子到过如此高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有志不在年高,谢小姐定能以后登阁拜相,母仪天下。
今日一见,果真是气度不凡。”
2.毕竟这也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谢淮安也急忙拱手称谢,并吩咐手下婢女给传旨的公公送上银钱。
那太监得了银钱自然是欢喜离去。
3.这倒真是君无戏言,还真把北府军交到了自己手上,那父亲呢,莫不是高升了?
谢淮安正心想着,就听到谢不杀的骂声。
4.“你这个孽障,害的你爹丢了官职,真是造孽啊。”
只见谢不杀正在拿藤条抽着谢天亮,骚氏在一旁哭哭啼啼的。
可谢淮安到底是练过武艺的,一眼就看出来父亲未下狠手。
再加上谢淮安天生聪慧,转念一想就明白父亲这是在指桑骂槐。
但还是赶过去劝解父亲,故意问道父亲何故如此动怒?5.谢不杀更气了:“你不明白我为何动怒?
你当上了什么官,还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气!”
谢不杀一甩脸子,直接摔门而去。
6.“姐姐你又惹父亲生气了,却害得我受累,不过能替姐姐挨顿打,倒也是我的福分,只要姐姐能开心就好了。”
谢天亮委屈巴巴地盯着谢淮安。
7.但是谢淮安依旧默不作声,只是冷冷地盯着谢天亮白皙的后背上的几条红印子。
8.“你这妮子,天亮对你这般照顾,你倒好,连句谢谢都没得,别以为你当了将军就有多了不起。
就算你以后当了皇后,也不会有你好果子吃的,以后指不定谁靠谁呢。”
骚氏这个泼妇见儿子受委屈直接开骂。
最后又轻声嘀咕,“更何况谁当皇后还说不准呢。”
9.谢天亮一听这个,急忙给骚氏使眼色。
骚氏发觉自己说漏了嘴,也急急忙忙转移话题。
10.但是谢淮安是何等智慧的女子,当下察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但是也没有明说,最近发生的奇怪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权且按下心中疑惑直接离去。
四、1.北周十万铁骑开始南下,所到之处烧杀劫掠,生灵涂炭。
按照北周军队的逻辑,高于车轮的通通不留,只不过车轮是平放的。
北周军队号称十万,实则是由两万鲜卑精锐和七万仆从军组成的。
自北周大将军拓跋宏改革军制以来,北周军迅速荡
平整个北方,未逢敌手。
现在更是北周皇帝亲自领军,承诺所辖城镇皆十日不封刀,然凡有不力战而退者,鲜卑督战队直接抓住,卖沟子给十万大军。
于是北周军士气大振,皆悍不畏死。
面对这样的军队,虽梁朝军民一心,却依旧难以挡其锋芒。
很快,北周大军攻破淮河防线,兵锋直抵皖城。
军情急报一封接着一封传到宫里,迫使梁武帝早下决断,于是,旋即命谢淮安领兵出征。
2.谢淮安自小就在军中长大,北府军更是私底下被称为谢家军,所以虽然谢不杀的主帅之位被下,但看到来的是谢淮安这个谢家嫡女,整支军队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动乱,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是有不长眼的那么几个人。
3.谢不杀之前担任主帅时,曾任用了梅天良担任主簿。
梅天良这个人任职期间,跟几个游击将军互相勾结,克扣粮草,导致军中一度怨声载道,并且之前梅天良仗着谢不杀信任,为非作歹,猖狂到了极点。
今天更是出征在即,却迟迟不见梅天良的身影。
从上午一直等到中午,整整三个时辰,全军上下二十万将士,顶着酷暑站在城外,一个个愤恨到了极点。
又过了一个时辰,梅天良才姗姗来迟,看着一脸怒容的谢淮安,梅天良毫不在意。
“谢小姐啊,我今日受今尊相邀,相谈甚欢,不觉误了时辰,不过现在嘛,谢小姐可以出发了。”
4.“来人,军法官何在?”谢淮安没给梅天良继续开口的机会。
“按我北府军军纪,梅主簿该当何罪?”
5.军法官早就看梅天良不顺眼了,当即斩钉截铁的回答,“按律当斩。”
6.谢淮安旋即命人将梅天良拉下斩首。
梅天良顿时慌了,“你可知我昨晚是和谁在一起,你敢杀我?”
7.军法官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8.谢淮安一怒,“怎么?我作为北府军统帅,是我的话不管用了吗?”
9.军法官连忙带人将梅天良押下,当着三军将士的面斩首。
北府军的将士个个摩拳擦掌,梅天良这个混蛋终于要被处死了,同时那些之前跟着梅天良一起压迫将士们的将军、参将,一个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怕自己也被清算。
10.“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啊!
”就在马上要砍下梅天良的头颅的时候,只见谢不杀骑着马不顾军士阻拦,纵马飞奔而来。
11.“淮安,你梅叔叔昨晚确实是与我叙旧,不慎多饮了几杯,虽然耽误了一些时辰,但也不至于处斩吧。”
谢不杀试图以父亲的权威说服谢淮安放过梅天良。
12.谢淮安自小在军营长大,自是深知军纪的重要性,本就对父亲之前在军中的一些做法深表不满,只不过碍于父亲才是北府军统帅,故而不好干涉,如今自己身为一军主帅,父亲却依旧要插手军中之事,且不说谢不杀这么不给自己留面子地说话,单是为了维持住这些好不容易聚起来的军队的士气,这梅天良就已是非杀不可了。
13.淮安啊,你刚刚上任,军中很多事情啊,不是你想的那样,不能这么乱来,我也是为了你好。
谢不杀见谢淮安不语,自以为已经掌握了主动权,继续教育起谢淮安来。
14.军中将士一见这个样子,都觉得今天这梅天良估计是安然无恙了,一个个失望地叹气起来,几个参将、游记再次耀武扬威起来,暗暗心中记下了刚才闹腾的最凶的几个军士的名单。
被押在行刑台上的梅天良更是喜笑颜开,“你小子还想杀我,白日做梦。”
15.“不杀哥哥,你终于来了,人家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你这个闺女可真凶啊,还想要杀了人家,快帮人家教训教训她。”
梅天良急忙对谢不杀撒娇。
16.“谢总管,这种场合,请称职务。
况且,我才是这北府军的统帅,这梅天良违反军纪,今天必须死。”
谢淮安一番话出人意料,三军将士不由得对这个新的统帅刮目相看,梅天良直接吓的面如死灰,跪地求饶,“谢小将军,求求您饶了我吧。”
17.谢不杀顿时勃然大怒。
“好你个逆子,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是吧,你要是敢杀梅主簿,以后就别认我这个父亲。”
18.谢淮安神色不变,当下命人把谢不杀扶下去休息。
谢不杀被强行拖下了将台。
19.刀斧手马上行刑,梅天良直接吓得尿了裤子。
在这个时候,一架马车疾驰而来。
八匹骏马,朱帘翠幕,无不昭示着车主人的身份显赫异常,一看就是皇亲国戚的马车,而且就算是皇亲国
戚,也没有几个敢用这种马车的,果不其然,竟然是太子的车辇。
20.“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啊。”
只见谢天亮从马车中探出头来喊道,紧接着被两个绝色婢女一人一条腿抱了出来。
“太子有旨,梅天良罪不至死,谢将军还请刀下留人。”
21.谢天亮被侍女抱着来到谢淮安跟前。
“姐姐啊,你怎么能对爹爹如此无礼呢,爹爹也都是为了你好,你可不要伤了爹爹的心啊。”
22.谢不杀一看有太子的旨意,急忙从几个侍从身边挣脱了出来,再次耀武扬威起来,“你这个逆子,连太子爷都看不下去了,还不快快放了梅主簿。”
23.梅天良也跟着小人得势,“谢将军啊,叫你一声将军是给谢老将军面子,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对我无礼,今日你要是给我磕头道歉,咱们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不然,我跟你没完。”
24.就在大家以为梅天良今天怕是真死不成的时候。
只见谢淮安一掌挥出,梅天良顿时七窍流血而亡,一脸的不可思议;又是一掌挥出,太子的车辇顿时四分五裂。
梅天良违反军纪,这是死罪;太子车辇擅闯军营,亦是死罪。
今日本将军就毁了这车辇以儆效尤,至于你们,还不快滚!
本将军绝不徇私,所有将士一视同仁。
25.“好,不错,不错!
谢将军果然没有辜负孤的期望,孤这是派人来试探一下你,谢将军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待来日得胜归来,孤一定给你请功。”
只见太子衣衫不整的从车辇荡起的灰尘中走了出来,高声称颂。
26.臣多谢太子殿下厚爱,刚才多有得罪。
谢淮安心细如发,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自己刚才那一掌虽只用了三成功力,但是如果车架里是个普通人的话,虽不毙命,多多少少也会带点伤,怎么太子一点事情都没有?
难不成这太子自身也是身手不凡。
27.“哈哈哈,谢将军这是什么话,孤不爱你还能爱谁啊,走,咱们走,不打扰谢将军治军了。”
太子一挥衣袖,谢不杀等人连忙跟在太子身后悻悻离去。
28.谢淮安可不管你们怎么样,当即鼓舞士气。
“三军将士听令,家中有父母需要赡养的,只有自己一个子女的,现在就可以回家了。
年
龄 14 岁以下的,50 岁以上的,现在也可以走了。
兄弟几个都在军中的,留下一个就可以了。
此次出征,是为了保住我们的父老乡亲们,是为了保住我们来之不易的太平生活,保住我们的土地家园,诸位将与我一同出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贪生怕死者也可以滚了。”
29.在极个别人离开后,留下了十万人左右的精锐力量,整支军队士气高昂,实在是军心可用。
五、1.一个月后,皖城城头。
2.“将军,快撤军吧,这里实在是守不住了,城里已经断粮三天了。”
一道有气无力的声音从后方传来,谢淮安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小侍卫,灰头土脸的,凹下去的脸颊将本就瘦削的脸衬得更加凄怆,眼角的红血丝昭示了这场战争的持久,一身军装早已破的看不出样式,唯有被一双布满血口的手紧紧握住的长枪,还在彰显着这是一名军人。
到嘴的话又硬生生被咽了下去,是啊,这种情况下,有谁还能忍心苛责他们呢,如果不是战争的话,他们也不过只是孩子、丈夫、老人。
3.自打走到江北,谢淮安的大军就还没见过后方运来的一粒粮草,若不是皖城的百姓主动拿出家里的粮食,怕是早就撑不住了吧。
要是放在平时,谢淮安估计早就带人把整个金陵城给翻过来了,偏偏这个时候北周军层层加码,压的谢淮安腾不出手来,这金陵,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4.这个时候的京城,平静的表象下暗藏着波涛汹涌,朝中大臣,士子百姓,各怀心思。
以谢不杀为代表的传统勋贵,屡次在朝堂上对梁武帝施压,要求与北周媾和,放弃新政,同时重新任命武城侯为北府军统帅。
甚至部分激进者公开表示,国家被侵略,全部都是因为梁武帝昏聩,要求梁武帝下台,由太子理政。
虽然由于梁武帝好歹当了二十年的天子,积威已久,双方都没有爆发正面冲突。
但紧接着爆发的一场风波将彻底地激化这场矛盾。
5.西川失守了,是的,你没听错,传来噩耗的不是已经被围困了三个月的皖城,而是西川。
四川转运使率西川五万将士投敌,整个天府之国门户打开,甚至在北周的军队动手之前,他们率先把整个蜀地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