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还刷到一个段子,有人做一种叫见手青的菌菇,炒制的时候想尝尝熟没熟,结果当天晚上就叫自家太奶在喊自己一起跳舞了。
许知语也还记得,自己大学时候和同学去云省做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在那边的一个菌菇特色火锅的餐厅吃饭,菌菇没熟之前,服务员是不会上筷子汤勺一类的餐具。
别问,问就是前车之鉴,要知道每一个离谱的规定背后,都是发生过一些“惨案”的。
前世许知语很少吃野生菌菇,平时吃的基本都是超市卖的平菇、香菇之类的常见培育菌菇。偶尔吃野生菌,也是她的养母去山上找的,不过那边基本都是以鸡纵菌为主,拿回来不仅自己可以吃,还可以卖,能卖上一百多一斤的高价。
所以许知语还真没有找野生菌的经验,况且,南北方的野生菌也差距很多。
“嘿嘿,叶欣姐,你能不能教我辨别一下哪些菌菇可以摘啊。”许知语发挥自己厚脸皮模式,求叶欣教自己分辨蘑菇。
“这有啥的,待会儿你跟着我。”
“谢谢你叶欣姐,来,吃颗糖,待会儿还得辛苦你呢。”许知语给叶欣塞了两颗大白兔奶糖。
在叶欣的帮助下,许知语认识到了北方山区的野生菌。主要是榛蘑、牛肝菌、猴头菇、元蘑,这些都是人们经常摘来吃的。
经过几天的努力,许知语摘了不少野生菌回来晒干,准备留一些自己吃,再寄一些给京都的余大妈。
蘑菇不是每天都可以找的,加上村里人也多,许知语经验没有村里人多,摘的差不多就收手了。
不过还可以去找榛子、板栗,除了装进背篓里,许知语还有空间这个作弊神器,偶尔偷偷往空间里装一些。
但没有装太多,只够自己吃以及寄出去的就行。毕竟她没有那么缺吃少喝,还是不要和其他人抢太多的过冬口粮。
这一天,许知语没有跟知青院的人一起去找山货,而是自己上山准备柴火,正背着一背篓的柴火准备回家,就撞见了叶欣几人下山。
“许知青,你过冬的柴火攒够了吗?”叶欣询问道。
“还没呢,我力气小,只能一天攒一点。”
“切,丑人多做怪,没本事囤柴火还搬出去住,要是住知青点,哪里用得着自己扛那么多柴火。”这不中听的话,许知语不用看也知道是谁说的。自然就是无论谁做什么,都要酸言酸语说几句的张霞。
不过张霞这话也没说错,知青点平时做饭烧水的柴火是男知青负责。秋收结束,则是整个知青点的人一起找柴火,完全足够整个知青点的人用。
所以,这会儿张霞才会嘲讽 许知语。
叶欣略微皱眉:“张知青,你别总这样说话。”
“我怎么了?实话还不让人说了?”张霞不满的撇撇嘴,“再说了,叶欣姐,人家有钱出去住,你还担心人家没有办法搞到柴火过冬啊?”
张霞说完就招呼着其他知青先下山了。
叶欣叹了口气,安慰道:“你别管她,她那个人就是说话不中听,但没什么坏心。”
“没事,叶欣姐,平时我们也碰不着。”
“她那话是有些不好听不过也有几分道理,你一个人要攒过冬的柴火是有些难。你刚来不知道,这里猫冬基本大家没事都在炕上,可是要废不烧柴火,这要是不提前攒够,到时候下雪了可没那么好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