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一边安慰我:“别急,别急,小心点就行。”
周庄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蚕茧丰收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缫丝。
婉樱家的缫丝机特别好用,缫出来的丝又细又长。
我常常在旁边看着婉樱操作,她手法娴熟,缫丝机在她手里像是活了一样。
我忍不住问她:“婉樱,你怎么缫丝缫得这么好?”
她笑了笑:“多练呗,熟能生巧。”
周庄的冬天特别冷,但蚕房里却暖和得很。
蚕宝宝们已经结茧了,蚕房里只剩下一些蚕茧和缫丝机。
我们俩常常在蚕房里聊天,回忆小时候的事。
苏家和沈家都是周庄的望族,两家长辈对我们俩的关系心知肚明。
他们常常在一起聊天,说起我们俩,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有一次,我听到我爹和婉樱的爹在聊天,我爹说:“鹤轩和婉樱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这么好,以后要是能结成连理,那可真是天作之合。”
婉樱的爹也点头说:“是啊,婉樱这孩子,打小就懂事,要是能嫁给鹤轩,我也放心了。”
我听了这话,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高兴的是,长辈们都看好我们;紧张的是,我怕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婉樱。
周庄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少。
我开始跟着村里的先生读书,婉樱则继续在蚕房里忙碌。
我们虽然忙,但每天还是会抽出时间一起玩。
有时候,我会在河边等她,看着她从蚕房里出来,手里拿着新织的绸缎,脸上带着笑容。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一次,我从学堂回来,看到婉樱在河边洗绸缎。
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看着她认真地洗着绸缎。
她洗完后,把绸缎晾在河边的竹竿上,回头看着我,笑着说:“鹤轩,你看,这绸缎在阳光下多漂亮。”
周庄的春天又来了,蚕房里又传来了蚕宝宝吃桑叶的声音。
我和婉樱坐在桑树下,回忆着小时候的事。
我看着她,心里充满了感激:“婉樱,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婉樱笑了笑:“傻瓜,我们是青梅竹马,怎么能分开呢。”
东风起:命运的转折建国初期,国家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到处都在招考年轻人去北方的矿山工作。
我那时候年轻,脑子灵活,加上在周庄跟着先生学了不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