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民俗记者探秘古村失踪悬案陈默林远山全文

第3章

发表时间: 2025-05-16
拿着锁链与铜铃,背景是棵巨大的槐树,树下跪着几个被捆绑的人,后颈都有月牙形胎记 —— 其中一幅画的右下角,隐约能看到 “1987 年阴物祭留念” 的字样,落款处盖着枚模糊的印章,竟和守村人拐杖上的吞口兽图案一模一样。

东厢房的门牌号是 303,铜制门环上缠着红绳,绳头系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铜钱上刻着 “奠” 字,边缘还残留着暗红色痕迹。

推开门,一股混杂着樟脑丸与腐朽木头的气味扑面而来。

东厢房的窗棂上贴着褪色的符纸,朱砂写的 “镇” 字被雨水洇开,像滩呕吐物。

房间里的木床四角挂着褪色的红绸,红绸上绣着已经发黑的莲花图案,床尾叠着的被子上有明显的褶皱,像是被人频繁抓握过。

床头柜上摆着盏煤油灯,灯芯被调成三长两短的形状,那是丧礼上才会用的 “引路灯” 摆法。

不对劲啊,这十分得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我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柜,柜底掉出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写着 “李桂花”—— 正是老板娘的名字。

1987 年 7 月 15 日那页写着:“师父说我是纯阴之体,今晚要在祠堂……” 字迹被大片墨渍覆盖,最后画着个被匕首刺穿的红嫁衣小人,小人的头发被涂成红色,像是用鲜血画的。

我的身份与祖父失踪的关联在此刻剧烈碰撞。

作为调查记者,我对线索的敏感让后颈泛起凉意:老板娘的刺青、笔记本里的红嫁衣小人、祖父相机沉入井中的传闻,这些碎片正在拼贴出一个横跨三十年的血腥仪式。

而我,既是追寻真相的记者,也是受害者的后代,这种双重身份让我在按下快门时,手指比往常颤抖得更厉害。

子时三刻,雨势愈发猛烈,瓦片被砸得 “噼里啪啦” 响。

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树影,手里攥着祖父的钢笔 —— 笔帽内侧刻着 “林远山” 三个字,笔尖还沾着当年的墨渍。

这是他失踪前最后用过的笔,笔杆上有道咬痕,据祖母说,是他在紧急情况下咬出来的记号。

突然,铜铃声从村西头飘来,忽远忽近,像有人用指甲刮擦骨头,我的后颈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我曾暗访过殡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