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
见苏锦虽是女子,却对杂剧有着独特的见解,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两人相谈甚欢,从杂剧的历史渊源,到当下的表演风格,无话不谈。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苏锦这才想起自己偷偷溜出来的事,匆忙与秦朗道别,赶回客栈。
第三章:诗会扬名回到客栈,苏锦满脑子都是秦朗和刚才的杂剧表演。
她越想越兴奋,忍不住提起笔,将自己对杂剧的感悟写成了一首诗。
几天后,苏怀仁接到一位生意伙伴的邀请,参加一场诗会。
苏锦得知后,软磨硬泡,终于说服父亲带她一同前往。
诗会上,文人雅士们齐聚一堂,吟诗作画,尽显才情。
苏锦坐在角落里,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诗作。
当轮到她父亲发言时,苏怀仁却有些为难,他虽擅长经商,对诗词却并不精通。
苏锦见状,鼓起勇气站了起来,说道:“父亲,女儿愿代您献丑。”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在苏锦身上,只见她不慌不忙地吟道:“勾栏灯火映繁华,粉墨登场演岁华。
唱尽人间多少事,悲欢离合醉烟霞。”
此诗一出,众人皆惊。
没想到一个女子,竟能对杂剧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且诗句优美,意境深远。
诗会的主办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究,对苏锦的诗赞不绝口:“此诗妙哉!
将杂剧之美与人间百态融合得恰到好处,小娘子才情非凡啊!”
一时间,苏锦在诗会上名声大噪,不少人纷纷前来与她结交。
第四章:瓦舍学艺经此一役,苏锦在汴京的文人圈子里有了些名气。
秦朗得知此事后,特意前来拜访,对苏锦更是赞赏有加。
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更加亲近,时常一起探讨诗词、杂剧等艺术。
一日,秦朗告诉苏锦,瓦舍中有一位老艺人,擅长教授杂剧技艺,许多勾栏的名角都曾受过他的指点。
苏锦听后,心动不已,决定拜这位老艺人为师,学习杂剧表演。
苏锦来到老艺人的住处,表明来意。
老艺人见她是个女子,且对杂剧如此痴迷,心中有些犹豫。
但苏锦的执着和对杂剧的独特见解,最终打动了老艺人,他答应收苏锦为徒。
从此,苏锦开始了艰苦的学艺生涯。
每天天不亮,她便起床练习基本功,压腿、踢腿、下腰,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力求做